标签:
杂谈 |
http://www.mini9s.com/wp-content/uploads/2015/12/mekhong.jpg泰国竹筒威士忌酒版东南亚洋酒" />
在积累了一定的积蓄和经验之后,他决定自己独立经商。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苏旭明发现酒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消费品,不管富人或穷人都爱喝。经济形势好时,酒的销量也会增多。另外,酿酒的技术和设备要求并不高,专业门槛不高。
通过权衡和分析,苏旭明决定以酒类为自己发展的目标。一开始,他为酒厂供应原料,到1960年,他办起一家水酒厂,努力钻研酿酒工艺,产品质量过硬,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这成为他日后组建泰乍仑集团(TCC)的起点。
1988年,苏旭明并购红牛酿酒厂,规模进一步扩大。他与对手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但价格战打来打去终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一次谈判过后,苏旭明全权把控了低档酒生意。
到20世纪90年代,苏旭明酒厂生产的Mekhong威士忌已经在泰国站稳了脚跟。他筹划着进入更大的啤酒市场。
而此时,泰国土产的Singha啤酒和Amarti狮标啤酒正争得如火如荼,苏旭明是个完全的后来者。要如何才能出奇制胜呢?
同一时间,世界第五大酿酒集团——丹麦嘉士伯在马来西亚打了漂亮的一仗,取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排名。尝到甜头的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泰国。由于与荷兰酿酒公司喜力的竞争,嘉士伯急切地想在泰国找到一个强力而又深谙当地特色的分销渠道。
苏旭明的泰乍仑在泰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企业发展啤酒的目标又极为明确,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随即在1991年成立合资企业,主要在泰国生产嘉士伯啤酒。
本文来自:酒版收藏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