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与乳酸的关系—运动篇(二)

http://s6/mw690/002a6FU5gy6Es34t7rnb5&690
夜间抽筋
很多人睡到半夜,经常会出现肌肉轻微收缩,紧接着突发小腿肌肉抽筋,并伴随剧痛,这种疼痛可持续几十秒或几分钟。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夜间肌肉痉挛”或“抽筋”。夜间抽筋并不算一种疾病,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非常普遍。
夜间肌肉痉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层,但老年人发生的频率较高,甚至一晚上就会频发很多次。夜间抽筋的原因往往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2
3
预防这类抽筋通常采取以下方法:
1
2
3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下面三类抽筋的情况:
孕妇抽筋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腿部抽筋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尤其是在怀孕5个月后,这主要是因为孕妇的膳食缺乏了钙的摄入量,导致血钙降低。胎儿在6-7个月时,正是骨骼加速钙化的阶段,在这段时间会大量从母体中摄取钙,所以这时要保证母亲期间要摄入80g左右的钙量。
为了避免孕妇缺钙,从妊娠期5个月后就要调整膳食结构,确保每日摄入量达到1.5g,一日三餐要选择含钙丰富的牛奶或奶制品,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可以选择酸奶或者奶酪来补充钙源,同时,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保证维生素D的形成,确保骨骼合成的效率,同时因为适当的运动刺激腿部肌肉,加速血液循环,避免乳酸堆积造成腿部抽筋。
老年人抽筋
老年人出现抽筋的症状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往往我们认为抽筋是缺钙的表现,而对于老年人而言,抽筋也可能是身体疾病的一些“紧急”信号。本身患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一旦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便的症状,应该首先考虑下肢动脉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同时有可能出现了局部血栓的可能。往往老人只是轻度缺钙,却误以为抽筋只是补钙就可以解决,因此反而会耽误一些重大疾病的快速救治。
游泳抽筋
游泳抽筋的经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尽管我们一直倡导游泳是最佳的有氧运动,但在游泳运动中抽筋,也和肌肉供氧不足及乳酸堆积密不可分。相对于其他运动型抽筋情况,游泳时抽筋的原因并不特殊,但在此特别强调要预防抽筋的原因是因为,游泳途中抽筋是非常危险的,经常会危机生命。
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2
3
4
通过以上对运动,乳酸堆积,以及抽筋的知识阐述,我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出现抽筋除了和缺钙有关系外,乳酸堆积也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电解质不平衡,以及肌肉供氧量不足的原因,而不仅仅运动会产生乳酸,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乳酸,并通过肝脏分解、肾脏代谢从而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抽筋是一种病症的表现形式,正确的理解其发生的本质,因人而异的引起重视并预防和医治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