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跨年江苏行---扬州大明寺鉴真大和尚纪念堂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行 |
鉴真纪念堂位于扬州市古大明寺内,1974年建成,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纪念碑是梁思成一夜之间设计而成的,他设计成功后高兴地告
扬州鉴真纪念堂是为纪念唐朝律学高僧鉴真而建。
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我佛教协会主席 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此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
纪念碑亭两边有梁思成先生塑像

赵朴初先生塑像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他接受任务后专程赴日,参观奈良唐招提寺和日本其他一些古建筑,回国后,又对我唐代庙宇建造风格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这座纪念堂,体现了1963年中日两国商定的精神:不仅从意义上,而且建筑物本身也要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位于鉴真纪念堂正殿前的石灯笼为日本唐招提寺森本长老所赠,并亲自点燃。这盏石灯与日本唐招提寺的另一盏是一对,灯火长明不灭,与鉴真当年在日本创建的唐招提寺内的石灯遥相辉映,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
正堂完全仿照日本招提寺主体建筑金堂样式,只是型制由七楹变为五楹,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保持了中国盛唐的建筑风格,又揉和了日本当时建筑的特点,纪念堂又仿照金堂,其用意当然是体现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点。
后为殿堂,按唐代寺庙殿堂的风格建造,堂内正中为鉴真楠木雕像,仿鉴真圆寂前塑造的干漆夹紵像制作而成,神态安详而坚毅。
纪念堂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高大的台基上粗可
东西两侧壁上是鉴真东渡事迹的饰布画,分别是西安大雁塔、肇庆七星岩、日本九洲秋妻屋浦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向人们展示了 鉴真生活和经历过的地方。
院中的樱花树
以下几张照片是我于2018年年底,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拍摄的。这是唐招提寺的山门
金堂。前面的那个石灯和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的石灯是一对。

鉴真和尚的塑像仿制像就陈列在这里


鉴真和尚在唐招提寺里面的墓地





底座的花饰采用莲花座作底,莲花座托碑,因莲花独具神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空外直,不枝不蔓,且莲的丝长(思长),象征佛教思想天下众生,所以莲花一直成为佛教的象征。莲花座之上有卷叶草为主题的纹样花饰,原来梁思成在快设计完毕时感到“唐”这个字不好体现,陈从周立刻提议用该草为纹饰,因其是唐朝特有的草,以象征鉴真生活的年代。

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他拜唐代律宗祖师
道岸为师,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纪念碑亭两边有梁思成先生塑像

赵朴初先生塑像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他接受任务后专程赴日,参观奈良唐招提寺和日本其他一些古建筑,回国后,又对我唐代庙宇建造风格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这座纪念堂,体现了1963年中日两国商定的精神:不仅从意义上,而且建筑物本身也要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为仿唐式四合院,由纪念碑亭、纪念堂,再由超手游廊将两建筑周接,园内植佳兰芳卉,其中樱花为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故里探亲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




两人合抱的檐柱,柱为腰鼓状,柱头斗拱三重,线条浑圆飞动,正殿中央坐像为鉴真干漆夹像,是我市雕塑艺术家刘豫按照日本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详。殿前石灯笼是鉴真大师象回故里时,现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顺长老所赠,已经十多年,长明不灭,站在灯前,不由使我们想起郭沫若先生对鉴真的赞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



以下几张照片是我于2018年年底,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拍摄的。这是唐招提寺的山门

金堂。前面的那个石灯和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的石灯是一对。

鉴真和尚的塑像仿制像就陈列在这里


鉴真和尚在唐招提寺里面的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