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父亲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父亲,少年时学拉胡琴,学成后常在皇宫演出,几年后储蓄了银钱五千余两,家中催他回乡完婚。一日。乘马车返乡,行至南京,见有很多席棚,一座一座,所住的都是难民。因为饥荒之年,饥民成群奔来京城,那饥饿的掺状令人一见生怜。梅君见后,大起恻隐慈悲之心。心想,我有五千银两,如施舍去三千两,剩二千两,也足够完婚。于是就拿出三千两,施济难民,但因饥民太多,不够分配,三千两用完仍有很多饥民苦苦哀求,梅君心中实觉不忍,有将两千银两如数取出,多年的血汗积蓄一天内就完全舍尽,心中虽非常安慰,但这次返家完婚是没办法了。就拿定主义,等过几年再完婚,于是又返回北京。他的朋友同事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梅君将施钱的事说了,很多人都笑他愚蠢。梅君又工作了三年,才返回乡下完婚,因为有这一件大阴德的事,所以天赐佳儿,梅兰芳名震全秋,富甲怜界,虽然不是高官贵禄,但生活安定富足,光宗耀祖,留名后世,成为一代宗师。而梅父本人以拉琴出身,得这样一位艺术界大师为儿子,老天给他家的善报厚福也不轻呀!(版本一)
梅兰芳的父亲
名旦梅兰芳的父亲,少时学拉胡琴,学成,随名伶戏子拉胡琴,常在皇宫演技,积银至五千余两,家中催他返乡完婚。
一日,乘马车返乡,行至京南,见有很多席棚,一座一座,不知其数,所住的都是难民,因为荒年,无食之人成群奔来京南,饥饿之形,令人一见生怜。
梅君一见,大起恻隐之心。默想,我有五千余银,如舍去三千两,余二千两,也足够完婚。即拿出三千两,施济饥民,因饥民太多,不够分配,三千银施毕,仍有很多饥民,苦苦哀求,君心中实觉不忍,又将二千银如数取出,施于饥民,多年血汗积蓄,一日完全舍尽,心中非常安慰,但所难者,此次是返家完婚,既已将银两施济尽了,如何返家完婚呢,又拿定主意,改后几年再完婚,于是仍返北京。
人问之,你是回家完婚,如何这样快就返回呢?梅将救灾之事述之.人多笑其愚,君又工作了三年,方返乡完婚。
所以天赐佳儿,梅兰芳名震全球,富甲伶界,虽然是个唱戏的,但当此末世,倒是生活安定。而梅父本人以拉胡琴出身,得此伶界大王为子,亦可谓天报其福之厚矣。(版本二)
(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近代果报见闻录》作者:终南庸朽。该书批准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批准文号:闽宗准印<制><2006>38号;准印证号:<闽> 新出<2006>内书第68号<宗>; 编号:5205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