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全的地理说题比赛稿

标签:
杂谈 |
分类: 地理组活动 |
地理说题稿
http://s2/middle/76145614gc2d296af0a11&690
http://s1/middle/76145614gc2d298196970&690
时事热点: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思想,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72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是近几年文综试题的一个突出特征,本试题以海洋经济热点问题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活动等问题,并以此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说题提纲】
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考查;试题的考点;
学情分析;指导学生解题;试题价值拓展。
1. 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考查
2012年浙江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有4个方面:
v
v
v
v
本题就是根据2012浙江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题号 |
能力立意 |
第1、2问 |
从文字材料和图片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现象和原理的能力、阐释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
第3、4问 |
读图分析能力、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阐释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
【命题立意】总体来说,本题以长三角为空间背景,以材料交代内容为新情境,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正确地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在信息和设问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比较、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论证和探讨地理变化规律,构建答题思路,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2. 试题的考点
题 号 |
考 |
考纲要求 |
第1题 |
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
Ⅱ |
第2题 |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
|
第3题 |
清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
第4题 |
产业结构的调整 |
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内容既包括地球地图基本知识、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
注:Ⅱ级,即理解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3. 学情分析
只有清楚学生的错误原因,才能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根据在平时教学中的对学生回答此类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v
v
v
v
4. 指导学生解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例题则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讲解此类型试题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结合题问,获取信息---学会审题
v
v
【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
★重视隐性信息
★确定问题指向
【注意】“规定动作”要到位,有些学生总是不认真审题,拿过来就做,导致最后答题出现偏差,得分率较低。
(2)知识迁移,解题建模---学会解题
解题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正确理解题意基础上,思考问题答案。
解题的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和要点。解题的能力要求是处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解题要领】★展开联想
★求助图示
★排列要点
(3)剖析错因,寻求正解---学会答题
v
v
【答题要领】★层次分明
★运用术语
★表达完整
【注意】有些同学虽然解题方向明确,但难以答全,科学、合理表述成为影响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以本题为例加以说明:
(1)根据图3简述2006年—2015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关键信息】比重(注意不是绝对数量)、变化特征。
【解题建模】此题属于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特征的描述,对于这类题目描述一般规律是:
描述角度:数值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变化
描述方法:先总后分法、比较法、极值法
【参考答案】先下降(或波动下降),后迅速上升。先下降原因: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国内
GDP增长快;后上升原因: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2)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优势
【关键信息】海洋经济、自然优势
【解题建模】海洋经济:不仅仅指发展海洋渔业,除此之外还包括发展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能源利用、海洋旅游业等,否则很容易答成“舟山渔场”的成因;
自然地理区位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灾害等方面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地理位置优越,海域广阔,海岸线长;多深水良港;地质稳定地震少。
(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的重点领域。说明图11中甲地和舟山加大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原因,并指出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
【关键信息】加大风能开发和利用
【解题建模】从经济、社会、环保方面考虑,加大清洁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能原因:
常规能源不足;能源需求量大;清洁资源丰富;环保的要求;技术的保障。
【答案】原因:两地风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风能是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技术进步加快风能开发。
甲地:冬季(冬春)
(4)为实现浙江省“十二五”提出的“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思想,舟山的产业结构该如何调整?未来舟山可以发展哪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新兴海洋工业
【解题建模】产业结构:包括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及三次产业内部的比重等。
【答案】舟山海洋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向高新技术引领的海洋经济产业转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新兴海洋工业,如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能
源利用等领域;发展海洋旅游业;
5. 试题价值拓展。
★本题启示:
(1)坚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变,坚持分解课程标准。
(2)因为高考评价的公平性,决定了高考素材不是来源于各版本的教材,而是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所以要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学会利用不同的案例分析。
(3)关注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指导学生构建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型,并能灵活运用。
(4)培养能力是教学核心。强化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分解问题的能力,每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类型、几个时间段或是几个层次的问题,只要把每一个小问题解决掉,就是解决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