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术家编辑部
美术家编辑部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
  • 关注人气: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民间美术色彩

(2011-05-04 11:59:09)
标签:

色彩对比

色相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文化

潍县年画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最古老和最丰富的有生气的文明”和“安定而有深度的精神”的国度。中国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高雅的艺术充分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内蕴及厚度。中国的民间艺术同其他中国艺术一样,植根于中国文化之沃土。中国文化的精深博大培育了中国艺术的枝繁叶茂,中国民间美术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基地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审美需求,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研究得很全面、很透彻。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呈现着中国文化之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祈福迎祥、求吉避凶、驱邪禳灾的民俗心理。

色彩对比的本质特征是激活人的视觉鲜明度。近现代色彩研究总结出各种性质不同的七种色彩对比,它们是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和同时对比。色相对比是最直截了当表明人类色彩生命本质的色彩对比,它的用色是依人对色彩相貌的审视而产生的联想和心理感受。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一书中认为:“色相对比是七种对比中最简单的一种。它对色彩视觉要求不高,因为它是由未经掺合的色彩以其最强烈的明亮度来显示的。”由于色相对比鲜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被许多都市里的专业艺术家视为色彩粗俗和缺乏高雅,即而他们对民间美术中大量的色相对比的应用持贬低的态度。但事实上,驾驭色相对比比其它那些相对柔弱的色彩对比要困难得多,全面把握这种色彩结构的本质也是难度很大的。色相对比是在人类绘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色彩对比。它最直接地表明人类原始时期本质的色彩需要。中国传统的赤、青、黄、白、黑这些最基本的原色,以其鲜明饱满的色彩性格傲然矗立,它们并列时所形成的充满生命张力的色彩效果使其它所有的色彩结构黯然失色。而在绘画色彩结构中,最基本的色相对比是红、黄、蓝,或者红、绿、蓝。这些高纯度的颜色,经过不同面积的调和,便组成了稳定的色彩结构。

“从远古走来”的民间美术本能地使用色相对比构筑了其绚丽、丰富的色彩乐章。最具典型特征的是民间年画、民间彩塑、戏曲人物造型。陕西年画中的门神最为出名,大红、桃红、黄、绿、黑五色为最常使用的颜色。其绘制粗犷、风格豪爽、明快、洒脱。山东潍县年画色彩表现手法独特,一是所使用的基本色都是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墨色和空白底色,造成鲜艳强烈的对比色。二是极少使用中间色,造成色度上的对比。三是用品色水印出来的颜色,透明不浑浊,色彩鲜艳。四是色块较大,不琐碎。五是色彩布满全局,互相呼应,不孤立。色相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明度对比的应用都在山东潍县年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在华美的刺绣、服饰和民间泥玩具上都可以证明自古便有对色相对比效果的喜爱。我们熟知的民间泥玩具一般采用黑底上绘制红、黄、白、绿等纯度较高,面积较小,又极其饱满的色彩与底色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使红色更艳,绿色更鲜,白色更亮。正如民间画诀云:“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既肯定色相对比的运用,色彩搭配又体现着朦胧、神秘的原始美,具有现代装饰色彩效果。在建筑、织绣图案和其他民间艺术的配色中,更是积累了使用高纯度的色相对比经验。由于色相对比在绘制中颜料之间很少混合发生化学作用,故人类历史上保存年代最久远的绘画作品基本都是色相对比结构。如我国一千五百年前绘制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其鲜明饱满的色彩和视觉心理效果,不得不令所有驻足于前的观者对色相对比所产生的永恒的色彩魅力叹为观止。

民间美术讲究色彩的色相对比的同时也讲究色彩的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冷暖对比是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伊顿认为它是所有色彩对比中最为响亮的。由于民间大众对热闹、红火、喜庆气氛的积极追求,冷暖对比所产生的丰富色调风格恰好满足了百姓的情感需求。“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红搭绿,一块玉。”,“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这些民间口诀中既有红与绿的冷暖对比,也有红与黄的邻近色对比。其中紫绿为冷色,具有沉静和后退感,而红黄为暖色,具有跳跃和前进感。在一副固定的画面中,不同面积的冷暖对比的使用,使得画面即充分表达了红火热烈又不失稳重协调。补色对比为最鲜明的色彩结构。由于民间美术的整个情调是开朗乐观的,特别表现在色彩上更是鲜明,响亮,火辣辣的,为了夸张地突出其美艳、艳丽、鲜明、丰满,补色对比常常为老百姓的首选。有诀曰:“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 “黄身紫花,绿眉红嘴,显得鲜明。”俗语说亦有“红花要靠绿叶扶”,“红离了绿不显,紫离了黄不显”的说法。这些平易、朴实,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设色口诀,虽然不来自于高深的色彩理论和色彩实验,却恰当地表达了民间审美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在追求丰富的色彩的同时,又极其讲究色彩的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所表达的色彩心理情感效应。河北杨柳青年画则是善于处理色调和谐中的多种对比关系,而不是以色彩的冷暖调子的配置来作为处理色彩关系的重要手段,更不是依靠单纯的原色对比,取得色彩的强烈效果。如软色和硬色的对比,薄色与浆色的对比;水色与石色的对比等,组成和谐明快的色调。

在各种表现绘画的色彩秩序中,纯度对比是最为明显的色彩秩序,它表现出单色性色彩本质的秩序感。这在民间绘画、服饰、刺绣,建筑中尤为突出。其中敦煌石窟的顶部藻井图案上创造性的对纯度对比的使用最具特色。如我们常见藻井图案以蓝色不同纯度构成的纯度对比,色彩清淡简洁,配合以红色及白色不同纯度构成的纯度对比,建立起严谨而自然的色彩秩序感。

色彩面积的对比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是控制色彩的视觉平衡。在一副具体的艺术作品中由于色彩面积的大小,集中与分散,形成了色彩面积的节奏。大多数的色彩面积的对比是使用一块占主体地位的色彩确定画面的基调,以小面积的色块形成对抗、反衬、呼应的色彩面积关系。红色在中国民间与吉祥,热闹、喜庆是分不开的,大面积的红色与其它色彩的配合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为老百姓所熟悉。一张红底色的纸配以黑色方正遒劲的毛笔字,就是过年的对联。占主体地位的红底色透出的喜气配合字体的黑色疏密有致的穿插构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黑红色系经典搭配。

以色彩对比为主要特征的民间美术必然会在新的时代里创造出更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极具视觉审美效果的色彩语言。特别是在今天绘画艺术处在如此多元化的时代,各门艺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极其普遍,借鉴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对现代艺术家来讲无疑是打开了一扇色彩斑斓的新窗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