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决赛全景回放 热潮比冠军更珍贵

(2011-04-07 17:45:01)
标签:

恒大女排

郎平

中国排球

天津女排

体育

    洛根•汤姆发球下网,锁定胜局的天津女排喜极而泣……2010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终于以天津女排加冕“八冠王”落幕。曾带领天津女排七夺联赛冠军的王宝泉一直坐在底线挡板外观战,他刚刚站起身来就被记者团团围住,王宝泉上来的第一句话便是:“要不是广东恒大,天津女排早拿冠军了,这真是十年来最艰难的决赛。”
    这“最艰难”三个字,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感同身受。过去的决赛周,对于两支球队、两队的球迷,甚至是所有与决赛相关的人来说都是不平常的一周。因为恒大女排的横空出世,今年的女排联赛引来了太多关注。三场决赛场场爆满,全国各地都有球迷到场观赛,央视全程直播;最后一场决赛的主席台上,坐着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党委书记张蓉芳、副主任李全强、资深体育评论员宋世雄;场边,泰国女排主教练也赶来观战。而一直以来鲜有生气的排球联赛突然变得如此火爆,方方面面难免显得准备不足,难以适应。
    因为赛前更换比赛场地的事,先期抵达的天津女排对恒大女排产生了不满。事实上恒大女排同样为更换场地之事措手不及,而且只比天津女排多适应过一次主场。比赛还没打响,双方情绪就趋向对立,特别是天津女排,越发担心吃了客场作战的亏。
    周六晚上的比赛,恒大女排不容有失,但是受到上一场惨败的影响,队员的情绪普遍不高,勉强拿下第一局后,第二、三局比赛,恒大女排连续陷入怪圈,再次被逼上了悬崖。神奇的是这支球队又一次在悬崖边复活,干净利落拿下第四局,再次和天津女排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决胜局关键时刻,因为两个有利于恒大女排的判罚,天津队主教练刘晓明怒不可遏,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队员发挥,恒大女排乘机拿下决定胜负的三分。
    到手的冠军又回到了两队中间,激动的刘晓明赛后甚至追上去质问主裁判,幸亏被队员拉开,但是主教练的怒火点燃了远道而来的天津球迷方阵,输球的结果让他们更加相信天津队肯定会被算计,拿了七次的联赛冠军恐怕要丢在广州了。
    赢球的这边,郎平并没有为又一次逆转取胜高兴,主要是恒大女排第二三局发挥得很差,用郎平的话说虽然胜利意义重大,但是属于让她感觉别扭的胜利,另一方面久经沙场的郎平知道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连打两场决赛,这样的赛程安排也是她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
    但是胜利让队员的心气不一样了,来自塞尔维亚的外援布拉泽塞维奇在返回驻地的大客车上说:“打好今天是为了明天,我们有了今天才有明天。”前一天晚上还主动找郎平谈心、其间一度心急落泪的周媛在打了一场漂亮仗后又重新找回了自信,看到她的笑容,郎平感觉踏实不少。

    赶回驻地之后,郎平马上重温和天津队比赛录像,一个球一个球地过,每一个恒大女排的失球,郎平都找出原因,想好解决办法,以备在准备会上重点强调。这项工作做完,已经是周日凌晨了。
    周日下午四点,经过十几个小时休整,两队又一次赛场相见。与场内相对平和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赛尚未开始双方球迷就出现局部磨擦,注定了这是一场充满火药味的比赛。而远道而来的天津队铁杆球迷和恒大锣鼓队挤在一个看台看球,令人隐隐感到不安。

    带着郎平明确清晰的部署,恒大女排上来就打得有声有色。天津女排本来就开局不利,偏偏此时最令人担心的看台上球迷冲突升级,竟然上演全武行,混乱之中天津女排的心被彻底打散,恒大女排连下两城,胜利在望。
    然而就在大家认为大局已定时,一天内打两场比赛的体能消耗,还是影响到了恒大女排从头打到尾的老将。进入第三局,天津女排换上年轻的二传米杨之后逐渐稳住了阵脚,在以两个25比20把恒大女排拖入决胜局后,天津女排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决胜局依然一波三折,不过与前一场比赛不同,关键时刻出现判罚争议的不是天津,而是恒大,天津女排如愿笑到了最后。
    历时三个半月的女排联赛,最终的决赛由获得常规赛排名第一的人气新军广东恒大挑战老牌冠军天津女排,已经是很完美的结局。而决赛双方能激战三场,过程起伏跌宕,一波三折,恒大女排止步于离冠军最近的地方,天津女排顽强捍卫冠军荣耀,更注定了这个没有失败者的结局。
    有人兴奋,有人遗憾,有人狂笑,有人落泪,每年的联赛都是这样的大结局,今年唯一的不同是吸引了联赛开展以来最多的关注,而带来这关注的,是屈居亚军的广东恒大女排,是回归联赛的郎平,是实力一流的外援洛根•汤姆和布拉泽塞维奇。虽然没有赢得最后的冠军奖杯,但应该说这支球队带给中国排球的影响比冠军更加可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