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我曾经写的关于申雪赵宏博以及姚滨的故事。
今天选的这段写在2007年3月22日夜,随中国花滑队前往东京采访世锦赛的我,刚刚经历了申赵那场浪漫的求婚,和他俩与姚滨、与花滑队深情的“告别”。
虽然现在看来,那次的“告别”只不过是一次暂别,但是在无法预知的未来面前,曾经的“告别”是那样让人依依不舍——

为了纪念那个“告别”的夜晚,我请申赵在这个签名版上写下了他俩的名字、日期和地点。
完成第三次世锦赛夺冠的全过程,申雪、赵宏博和教练姚滨一起走出体育馆时,东京的夜已经很深了。
“风轻轻的吹,夜沉沉的醉……”这是罗大佑的《告别的年代》,此时在为这同甘共苦十五年的师徒三人告别的故事浅吟低唱,“每一次手牵着手像在守护着你,守护着仅剩的潇洒和犹豫。每一次凝视的眼神的凝聚,羽化成无奈的离愁的点滴。告别的年代,分开的理由,终不须诉说出口。亲爱的让我快见你一面,请你也点一点头。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无色的你,阳光里闪耀的色彩真美丽。有声的无声的脸孔的转移,有朝将反射出重逢的奇迹……”
这《告别的年代》,是唱给姚滨的,也是唱给申雪和赵宏博的,是唱给他们共同走过的路的,也是唱给他们的未来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2007年3月21日的东京之夜将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几个小时之前,在申雪和赵宏博在深情演绎他们的《沉思》时,在他们成功地完成了最后一个抛跳时,站在场边的姚滨就开始总结他的前半生和申雪/赵宏博的十五年了:“我带赵宏博18年,申雪15年,为了梦想,我们一路走来实在不容易。”马斯涅的《沉思》渐入尾声,此时泪水已经模糊了姚滨的视线,他甚至没有看到赵宏博跪在地上,深情地吻了小雪,他只是想到,十五年前他把小雪的手交在赵宏博手里那一幕,他想到了当时小雪开心的样子,还有她说的话:“太好了,以后终于就有人给我焐手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一切就都成回忆了。”姚滨是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但是却把喜怒哀乐都藏得很深,“比赛前美国ABC的记者皮特问我如何看待他俩的告别之战,我就跟他说了,这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永远不会再来了。”姚滨承认自己有些感伤,“这是历史,谁也改变不了,却谁也无法重来。”
但是他仍然期待着刚刚结束的一场美梦还有机会重温:“我早就说过了,申雪和赵宏博能不能回来,不取决于他们的年龄,不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状态,只要他们还有梦想,还在努力,他们就完全有能力再回来。”
姚滨指的,当然是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奥运会的金牌,是这师徒三人十五年来执着的梦想,也是这个告别的年代留下的最大遗憾。(回头看还是姚滨最了解他的弟子,那时他就预见到了他俩的回归。)
只是此时没有人再去提这个遗憾了,因为东京初春的这个夜晚,申雪和赵宏博已经足够完美。姚滨记得,他上次为他们掉眼泪还是在2003年华盛顿世锦赛上,那次比赛小雪的踝关节受伤,靠打封闭才能上冰,结果硬是把《图兰朵》滑到完美,成为世锦赛的卫冕冠军。
“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会掉泪吗?因为我感觉这个结局实在是太完美了,几乎不可能再超越这种完美了,很多人想给自己的运动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但是能得到这么完美的结局的,并不多见。”姚滨是个善谈的人,但平时他很少说这么多,包括申雪和赵宏博的个人感情问题,他这个当教练也几乎从不过问,关键时刻,也只是点到为止,“最早,我这样跟他俩描述双人滑男女伴之间的关系:双人滑,两个人就是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后来他们大了,我说过,对于申雪和赵宏博来说,两个人只有在一起才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不过申雪和赵宏博显然是在某个时刻明白了姚滨这番话的深意,所以在2007年的东京,在他们为自己的竞技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时,他们的人生也即将合二为一。
完美告别的第二天,姚滨听说了赵宏博向申雪求婚的消息,相信他的心里一定很高兴,因为十五年前他的一次关于“拉手”的决定,不仅成就了一个冰上传奇,还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三月的日本,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对于姚滨师徒三人来说,这更是个浪漫又美好的季节。或许在这个晚上,在东京赤坂王子酒店外的散步道上,姚滨会拉赵宏博一起出来走走,因为不久的将来,他将再一次郑重地把申雪的手交到赵宏博的手里。
“拉手”是一种延续,但是故事的内容会更加精彩。
对于姚滨来说,这是个告别的年代,而他和他们的故事也还将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