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于回家了

(2009-12-15 18:30:00)
标签:

杂谈

      从12月1日飞赴厦门采访甲B联赛第二轮恒大女排客场挑战福建女排的比赛开始,一晃半个月过去了,我一直在外面跑啊跑,感觉真是很累,回顾一下,感觉能平平安安回家都好不容易。

      首先是12月1日上午出发,在首都机场和搜狐体育的记者曾珍会合,一同飞往厦门。到了T3航站楼老远看到她就发现不对,她穿得特别厚,还戴着大棉口罩,走近一问,说是家里人感冒发烧,她被传染了,有些不舒服。我心一紧,这未来十几天的旅程,还没开始就面临流感病毒的考验啊!

      为了保证我和一飞机乘客的安全,曾珍一路都没摘口罩,但是她告诉我她开始头疼,嗓子疼,情况不妙,搞不好要发烧。

      我们的飞机下午两点降落,三点到了酒店,我俩约好了住同屋,担心流感传染想分开住吧,又没有房间了,只好祈祷曾珍能挺过这关,千万不要发起烧来。

      此时陈导正在从福州赶往厦门的路上,我们为了见证“和平”相见的场面,进了房间放下行李直奔厦门体育中心酒店。到大堂没一分钟,就看见一辆黑色皇冠轿车停在门外。

      陈导笑眯眯从车上走下来,向我们问好,带我们上到六楼。

      从那时起,我们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直到深夜两点。

      “和平”相见寒暄后,郎导带队员准备晚上的比赛了,陈导则和福建排管中心主任一起请我们几个记者出去吃了顿饭。席间曾珍就说发冷、头疼,吃完饭她回酒店加了件衣服,然后蔫头耷脑到赛场看球,那时就开始发烧了。

      我当天晚上要出报,完全顾不上她,目不转睛盯着比赛。

      那天福建队打得真不错,跟恒大女排较上劲了,前两局我还心情平静,第三局打完,大家都说这球肯定要打五局了,我心里开始发毛:现在报社截稿时间提前,清样晚了要罚编辑的,可是我知道比赛之后“和平”还要和“黄金一代”聚会,我还想去见证一下,拍些照片回来,可是这比赛迟迟不完,我哪儿还有时间写稿?!

      第四局打完,我有些沉不住气,向曾珍借了电脑,打算多少先写点。但是场内乱嘈嘈的,一共没写几个字。

      新闻发布会结束,一看表都十点了,赶快回酒店写稿,这时曾珍告诉我她不行了,至少39度,得去医院打针了。

      幸亏酒店工作人员热情有加,曾珍打电话问附近有没有医院,人家主动提出带她去看病。送走曾珍,我专心投入写作,就想着赶快写一部分稿子,然后到“和平”、“黄金一代”聚会现场,采访回读者最想看的新闻和照片。

      11点半,郎导打来电话,告诉我她们聚会的地点,我记下地址抄起相机就冲下楼去。因为在厦门人生地不熟,我求助酒店工作人员,他们很热心帮我查好方位,告诉在门口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我们匆匆出发。

      路上我给爸妈打了个电话,跟他们说晚安,他们听我这么晚还要出去很是着急,担心我的安全。其实如果是为其他采访在一个陌生城市这么晚往外跑,胆小的我肯定也会找理由放弃,但是想到将要见证“和平”喜相逢、见证陈导和他得意弟子重逢的难得场面,激情和热爱让我完全忘掉了担心和害怕,再想到第二天将为无数喜爱郎导陈导和“黄金一代”的球迷朋友带来独家的文章和照片,我坐在出租车上还相当兴奋。

      采访过后再打车返回酒店已经12点半了,距离我们的截稿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了,我还有一千五百字没写。抓紧时间进入最后冲刺,我一边发照片一边写稿,终于在电脑右下角的电子时钟变成01:30那一刹那把稿子传给了编辑!

      此时,曾珍正在医院打点滴,酒店的工作人员陪在她旁边,而三个从重庆、杭州赶来看郎导和“黄金一代”的球迷,还在楼下等我,她们说好不容易在一个城市相聚,很想和我坐下来聊聊。

      再回到房间是凌晨三点了,曾珍已经回来了,仍然38度5高烧,但是还在咬牙坚持写稿,我劝她跟领导说一下,抓紧休息,她不肯,不想因为生病耽误了这么重要的报道。

      曾珍告诉我流感病毒超强,说不定会把我传染上,所以让我喝她从医院拿回的“双黄莲冲剂”预防一下,还让我窗户都打开,卫生间的排风扇也打开,再把床推到房间的另一头,脸冲墙睡。

      我心里也有些紧张,毕竟接下来还要去香港采访东亚运,到广州采访“广东德比”,病了就麻烦了,所以逐一照曾珍说的做了。

      伴着曾珍“噼噼啪啪”的打字声,我迷迷糊糊地睡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