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蕊蕊泪别“白求恩

(2009-01-17 12:01:00)
标签:

杂谈

    周四中午去看蕊蕊,正赶上施尔文医生一行来和蕊蕊告别。

    本来应该拍到蕊蕊和施尔文医生的拥抱的,可惜我看到他们拥抱才去包里拿相机,所以少了一张最珍贵的照片。

当我拿出相机时,施尔文医生已经和蕊蕊妈妈拥抱过了,只拍到了他们的握手。中间就是“孙雷锋”。

看到妈妈掉眼泪,靠在病床上的蕊蕊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这是“孙雷锋”友情提供的照片。

施尔文医生一行(右二施尔文医生及左二、右一两位助手)从芝加哥出发前,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黄屏(右三)接见了他们,特意向他们致谢。

    “蕊蕊,我要走了。四月份我会再来看你的。”1月15日中午,完成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次会诊,施尔文医生再次来到了赵蕊蕊的病床前,“你会很快好起来的,加油!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不要犹豫,随时跟我联系,我非常乐意帮助你。”

    说着,施尔文医生俯下身,拥抱了坐在病床上的赵蕊蕊,起身时又轻轻拍了拍蕊蕊的肩膀。那一刻,病房里非常安静,大家在一同分享这对医生和病患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一刻,站在一旁的蕊蕊妈妈眼圈红了。

    “请多保重!”施尔文医生接着转过身拥抱了蕊蕊的妈妈。蕊蕊妈妈显然有很多感谢的话想对施尔文说,但是此时她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是默默流着眼泪。坐在床上的蕊蕊看到妈妈哭了,自己也忍不住热泪盈眶,或许是不想让施尔文看到她的眼泪,她赶忙从手边的纸巾盒里抽出一张纸巾,摘下眼镜拭去泪水。

    施尔文走出病房门时不忘回头跟房间里的每一个人说谢谢和再见,早已经穿好棉衣的蕊蕊爸爸执意要代表全家送他下楼上车。随着病房门被关上,屋里又一次安静下来,因为施尔文的离开,大家都有些怅然若失。

    四天的时间过得确实很快,周日下午蕊蕊还高高兴兴赶到机场迎接施尔文一行,转眼间就到了分别的时候。最让蕊蕊感觉遗憾的是,因为施尔文来北京时飞机晚点8小时,她没能请施尔文尝尝他最盼望试一试的北京烤鸭。

    “我听小孙说,他们为了到北京就能上手术台,周日晚上到北京以后就只睡了一个小时,强迫自己倒时差。可能现在刚适应北京时间,就又往回飞了。”对于施尔文一直以来给予自己的帮助,蕊蕊显然深受感动,“两年前我和冯坤在美国手术接受手术时就很受感动,能碰上这样的医生,是我们的幸运,当然要特别感谢郎导,要不是郎导,我们和医生也不可能认识。”

    正说着,医院食堂送餐的服务员敲门了。站在蕊蕊妈妈身旁的那个女孩赶快跑到阳台上拿饭盒帮蕊蕊打饭。这个女孩是“赵蕊蕊个人网”的版主宋婉秋,蕊蕊和“蕊迷”都亲切地叫她“阿秋”,她和蕊蕊的交往到现在已经超过八年。蕊蕊说阿秋是专程从山东淄博坐四个多小时火车赶到北京,又坐了三个小时公交车从火车站赶到医院的。为了来照顾手术后行动不便的蕊蕊,阿秋特意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在到医院的当天晚上,她就把蕊蕊妈妈劝回家休息,自己忙前忙后陪伴蕊蕊度过了手术后的第二晚。

    “有这么多朋友关心我,我真的很幸福。”术后第三天,蕊蕊的状态好了很多,脸色也红润多了,“医生走之前给我写了详细的康复计划,留了一大堆‘作业’,昨天我忙活一天都没完成,明天起不用打点滴了,我要开始当个好学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