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女排》连载:和时间赛跑的魏秋月

(2008-10-01 18:17:00)
标签:

杂谈

    2007年春天,陈忠和又开始和时间赛跑,这次跟他一起往前奔的,是年轻的二传手魏秋月。

    如果说王一梅是陈忠和2006年下的最大赌注,那么2007年,陈忠和是把宝押在了魏秋月身上。    下了锻炼魏秋月的决心,陈忠和就赶快把冯坤送到美国治伤去了。

    球队要配备两个二传手,他却安排另一位老二传宋妮娜暂时离队,他给魏秋月找的替补,是比魏秋月还年轻、还没有经验、可以说是根本派不上用场的北京小女孩韩旭。

    陈忠和此举,是给魏秋月断了后路,也是给自己断了后路。

    这意味着2007年这一年,魏秋月必须顶下所有的比赛,而且无论她的表现如何,都没有人可以顶替她,她还要在压力中尽快提高,最好一年下来,她能顺利接了冯坤的班。
陈忠和自己逼自己,只能横下一条心培养魏秋月。

    对于这种感觉,陈忠和并不陌生。

    2001年他刚走马上任,就在一片对他能力的质疑声中大胆启用冯坤,压力不比现在小,但是他认准了,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往前冲。他感觉魏秋月比当年的冯坤起点高,但是冯坤比魏秋月锻炼的时间长,这一加一减,他无法预期到2008年奥运会时,魏秋月能不能追上当年的冯坤,但是他相信这一年下来,他一定会在魏秋月身上有所收获。

    其实魏秋月早在三年前就引起了陈忠和的注意,只不过那个时候她年龄还太小。而且那个时候,陈忠和也没有料到如日中天的中国女排这么快就闹起了人荒。

    那是在2004年的天津国际女排精英赛上,国家青年队和国家队打了一场比赛,当时作为国青队的主二传,魏秋月在场上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不仅组织进攻比同龄的二传手稳定老到,而且她还多次伸出那长长的手臂拦住了杨昊的重扣,这给陈忠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当年陈忠和赌冯坤能行,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冯坤突出的身高,因为陈忠和十分看重二传的拦网能力,而当时年仅16岁的魏秋月身高已经比较突出了。

    比赛一结束,陈忠和就到休息室找到魏秋月,仔细地询问了小姑娘的情况,包括她臂长、身高的数据。在这之后,陈忠和开始留意这个不错的二传苗子。

    2006年年初的郴州集训,在冯坤和宋妮娜都不能正常训练的情况下,陈忠和曾临时征调过魏秋月,对这个小二传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即使是在那个时候,他也没想到一年之后自己就下决心让这个小丫挑大梁。

    魏秋月得知陈忠和要把自己调到国家队重点培养,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忐忑。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只有五百多天的时候,突然让她来挑中国女排主二传这副重担,她之前连想都没敢想过。

    结束女排联赛直接到漳州报到,魏秋月放下行李还来不及喘口气,就被陈忠和叫到房间。

    陈忠和那次和魏秋月谈话的内容,她至今还能全部背下来。

    “小魏,球队现在的情况你也了解,这次调你入队,你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肯定要吃很多苦。当然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你能好好把握住,努力提高自己,一定要顶住。另外,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提早半个小时来训练,时间很紧,我们得抓紧时间补课。”

    第二天一早,队友们还在吃早饭,魏秋月就进训练馆了。

    陈忠和已经站在场里等她:“小魏,我们开始吧!”

    偌大的排球馆里,就听陈忠和操着他闽南味的普通话在指导,还有魏秋月一次次发力用手指触球的声音。

    培养一个二传手非一日之功,陈忠和已经拟定好详尽的计划,下决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魏秋月拉起来。

    “迟到”的魏秋月知道自己要补的课很多,希望能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训练中,但是跟队练起来她才发现,球队从上午8点练到12点,下午从3点练到7点,陈导还要额外给她加课,时间紧得连留给自己加班加点进步的机会都没有。

    刚开始她不适应,空有一身的劲儿,总觉得使不上。

    “那时候我甚至做梦都想插上翅膀往前飞,快一点进步,陈导也常常能看出我在跟自己着急,他总是劝我饭得一口一口吃,大家都有足够的耐心等我。话是这么说,其实我知道是在安慰我,全队哪有那么多时间等我呀!我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常常会否定自己,感觉特别迷茫。”

    陈忠和对队员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训练没有达到他满意的程度就不下课,这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2006年时魏秋月只是“救火队员”,是边缘角色,充其量算是体会过这种气氛,但是绝没承受过这种压力。2007年随着她升任全队组织核心,一堂训练课上她的表现就成了全队的焦点。

    “我是二传,如果我不能拿出令陈导满意的状态,整个主力阵容的训练就不可能过关。”

    可以想象魏秋月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后来她慢慢习惯了。从早上起床一睁开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排球,晚上睡觉之前脑子里想的还是排球,昨天哪几个球没处理好,今天教练又提了什么新要求,明天的训练中该注意些什么,这些内容都要像过电影一样在她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出现。

    她的生活,完全被排球占据了。

    当年的冯坤,曾把那段日子称为“炼狱”,有时被陈忠和逼急了,她在训练场上就会掉眼泪。可是让陈忠和吃惊的是,不到20岁的魏秋月不管他怎么要求,怎么批评,怎么惩罚,硬是不掉一滴眼泪。

    那段时间记者见到陈忠和,经常会请他点评一下魏秋月,说说这个小将的进步,但是每次陈忠和一再强调的都是魏秋月十分坚强。

    “这个小孩很不错,任务这么紧迫,我把她逼得很苦,她从不说苦,就是咬牙坚持,真是坚强。想想她的年龄、球龄还有她所承受的压力,真的感觉她很不容易。”

    陈导的话搞得我们记者在底下议论,这个看上去温婉如玉的女孩子,被以坚强著称的陈导称赞坚强,她是真的坚强?还是没有眼泪?

    后来在一次聊天时我问了魏秋月这个问题,她甜甜地一笑说:“我怎么没有眼泪啊,是我不想让教练看到我脆弱的一面。在队伍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我更不能在大家面前哭,那样会影响教练和队友的信心。每次想哭的时候,我就暗暗地跟自己说,你一定要坚强起来,忍住,别哭!”

    我又问她难道就没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她又是一笑:“那我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哭呗!”

    从漳州到郴州,前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对于魏秋月来说,炼狱的过程却比三年还要漫长。

    每天晚上睡觉前,魏秋月都要看看桌上的那本日历,数数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多少天。

    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会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