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锦赛中日女排对阵,我都没当回事。日本女排不是我们的对手嘛,所以昨天在电视机前等了半天,事先说好的女排比赛直播又被中超一场破球所替代,也没生那么大的气,就觉得反正看不看无所谓,都肯定能轻松取胜。
没想到真就出了意外。傍晚得到消息,说中国女排居然0比3输给日本了,第一反应是对方开玩笑,第二反应是不敢相信,第三反应是中国女排这是怎么了?原以为大奖赛总决赛冲出低谷今年就算顺利结束了,亚锦赛只是一个不得不参加的垃圾比赛,中国队一定会没有悬念地夺冠,没想到全不是这么回事,三连败还不是最低谷,更让人吃惊的还在后面:0比3输给日本队,对于陈忠和执教的这支中国女排,是自2001年大奖赛0比3输给日本队以来七年来的第一次失利,而且这场球一输,中国女排占据了二十年的亚洲冠军宝座也要丢了。
天!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太可怕了!也许中国女排在大奖赛上再输两场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亚锦赛都丢了冠军,而且连日本都赢不了,可就成问题了!固然我们的队伍年轻,队员发挥不稳定,情绪波动大,而且一年下来,大家都疲惫了,但这似乎都不能成为我们赢不了日本队的理由,因为依照日本队一直以来和中国女排的交锋情况,两队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远不是日本队状态好点中国女排状态差点,日本队就可以战而胜之的。
那到底是败在哪里呢?
轻敌肯定是很重要的原因。我这里说的轻敌,不是不重视对手,中国女排每场比赛准备得都非常认真,但是有的时候难免会用老眼光看对手,特别是对手因为人员调整等原因,已经有了变化和进步的时候。
例如说本场表现非常突出的主攻手栗原惠,四年前的世界杯时,我记得她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女排球员,据说她进攻实力不俗,不过当时她有伤在身,表现平平,记得那次比赛,虽然她并不是球场上表现最出色,但是凭借她清纯漂亮的外形照样赢得无数喝采,这让我记住了她的名字:14号栗原惠。后来这四年,每次看日本队的大名单,我都会去找找栗原惠的名字,不过她的名字似乎在国家队慢慢消失了,这几年,她一直是在意大利联赛打球,直到这次亚锦赛,她才又回来了。没想到栗原惠这次是强势回归,身披一号球衣担当主力主攻手,表现不俗。


当年的栗原惠和现在的她
不清纯了,老了
但是看来技术长了
日本队的变化还不止在栗原惠的回归,去年世锦赛时的主攻木村沙织和接应二传高桥美雪此次亚锦赛调换了位置,由高桥美雪和栗原惠担任主攻,木村改打接应,而她们的自由人也从菅山换成了新人佐野优子,没想到这个佐野是个打不死的姑娘,在和中国队的比赛中,她在后场防起了中国队的数次进攻,让中国队的攻手更加心急气躁。从中日这场比赛的进程来看,正是对手几个在用人上的变化让不在状态的中国女排吃尽了苦头。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经过大奖赛总决赛的几场球,我更加深信主教练陈忠和说的那句话:了解和研究对手很重要,但是不是决定因素,排球比赛最重要的是打出自己的特点和水平,只有打出自己,才能抑制住对手,只有到那个时候,对对手的了解和研究才能起到克敌致胜的作用。总决赛那几场球,陈忠和教练这一观点得到了充分印证,我们自己打得不好的时候,了解对手确实是一句空话,而当我们打得好,打出自己的节奏时,对手自然就会乱,会跟着你的节奏走,你打乱了对手的节奏,对手的特长当然就发挥不出来了。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和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的三场球,尤其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这三支球队不可谓不强,中国女排从负到胜只有一天时间,哪可能提高到哪里去,关键是打顺了,气势上来了,牵着对手的鼻子,让她们跟着我们的节奏打,虽然加莫娃还是加莫娃,但是她的进攻不奏效了,因为她觉得二传传出的球别扭,打着不顺手,她看到每次她扣球中国队都有两三个人拦网,被拦住一两个,她实力再强也会产生心理障碍,再扣球只有有拦网,就肯定会为躲开拦网手而扣到界外去。
具体到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这场球,一个队有一个队的节奏,肯定是我们被对手抑制了,跟着对手的节奏走了,那对手就越打越顺,我们越打越别扭。年轻队员调节能力又差,一局不顺,两局不顺,改变不了自己,就只得交枪。
说到这里,感觉还是很郁闷。可是已经这样了,只能往前看。输给日本,算是给备战明年奥运会的中国女排又敲了一记警钟吧。这个时候,自己的位置低一点,不是坏事,只要还有信心,还有动力,相信中国女排还是可以冲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