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六周年纪念日。
今年关于奥运的纪念日太多了,倒计时五百天过后,消停了一段,入夏以来,倒计时四百天,申奥成功六周年,再过几天又是倒计时一周年,一个接着一个。编辑策划专题策划得快要吐了,明星挖空心思谈纪念日的心情也快崩溃了,盼望北京奥运会的每一个人,说起纪念日也基本上麻木了。
我对倒计时多少天一向没有兴趣,因为过去就过去了,关于2008年奥运会,最终成为纪念日的只有8月8日那一天,日后回忆起来,也只是会想“今天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第N周年纪念日”。就像2001年之后的每年7月13日,我都会想到这是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的第几年一样。
今天早上上网,一篇关于刘翔的文章引起我的共鸣。关于刘翔的文章这几年铺天盖地,内容大同小异,我其实不感兴趣,但是这篇文章说起刘翔七年前的今天也过生日,但是他那时还是个无名小卒,还在羡慕王治郅等大明星出现在北京成功申奥的现场,而今年的这一天,他成了中国体坛呼风唤雨的人物,他妈妈给他做什么饭买什么礼物都成了记者关注的热点,他的每一句话都成了金口玉言,你不得不又一次感叹时间的力量。7年的时间,可以让一个人从无名小卒到大红大紫,也可以让你彻彻底底忘记一些人。
和刘翔有相似经历的还有章子怡,七年前她还需要花尽心思考虑如何取悦导演,为了上一部好戏,七年后的今天,大导演想和她合作也要给她满意的报酬。昨天更是有新闻报道说,陈凯歌为了请章子怡加盟《梅兰芳》剧组,要付出上百万美元的高价,而陈凯歌肯为章子怡这个戏份不多的角色出这么多钱,是想借用章子怡那在中国影星中最获世界认可的脸孔。
七年,刘翔成功了,章子怡成功了。
七年,我们也长大了。
七年前,我还在《中国体育报》当记者,7月13日夜晚,我被领导派到中央电视塔上见证申奥成功时刻北京致高点的情况。当时觉得挺无聊的,我后来发回的报道领导没说不好,可是我自己感觉简直是“为赋新辞强说愁”。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妈妈在成都出差,当时老公还是男朋友,他在医院值班,我在第一时刻跟他们通了电话。当时奥运还很遥远,当时我最切身的喜悦,来自我们几天前在亚运村北边买的房子,也就是未来奥运村附近的房子肯定会升值了!
现在,我们家的房子确实是升值了,当时不到五千一平米的房子现在一平米单价已经超过一万,翻了一倍,有一部分是奥运的效应带来的。不过现在谁会为房子升值喜悦呢?我们普通老百姓,买房子是为了住的,升了值也是要住的,现在把这翻了一倍的房子卖了,我们拿着一百多万,到哪儿还能买到我们当时那么大的房子?
七年,你我也有很多改变。我在2002年换了工作,2003年开始追踪中国女排,2004年我采访了奥运会,见证了中国女排重回巅峰,因为追踪中国女排每年都有去日本的机会,渐渐喜欢上了日本的安全、方便和礼貌,以前我一直学习法语,向往浪漫的法国,2004年奥运会后转道巴黎看过之后,放下了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法语开始自学日语。2002年底,我和我的爱人登记结婚,这几年,我的一些女友当了妈妈……
七年,每个人都在改变。
你还记得七年前的这个夜晚,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