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夜,眼巴巴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队对古巴队的比赛,结果时间到了,一看央视改播土伦杯了,真是气愤!虽然更改节目安排的原因可以理解,毕竟中国足球迷多,排球迷少,做出这样的更改应该是叫好的人多,不满的少,虽然后来听朋友说央视在《体育新闻》里做了更改预告,但是事先安排好的节目表说改就改,连在字幕上通知一下致个歉的意思都没有,实在是有些过分了!难道是要我们一天到晚守在电视机前看CCTV5吗?
悻悻睡去,早上听说国奥队赢了对手进决赛的消息,原本是个好消息,不管是什么球,中国队赢了总比输了好吧,但是看了一系列的新闻,就不免开始产生反感,其中的一部分,是昨晚瑞士女排精英赛被这个土伦杯挤掉的愤怒,但是更多的,还是出于对中国足球早已清醒的认识。
在一个比较著名的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上通过互射点球打赢对手进入决赛就乐成这样,至于吗?用那么“大”的词儿来赞美这么一场胜利,不觉得过了吗?可笑吗?
杜伊乐当然可以理解,那是他的胜利,作为教练员,每一场胜利都是他的光荣。运动员们乐晕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也可以理解,他们拼出来的胜利,高兴一点又何妨,再说他们还未经世事嘛,天真一点有情可原。可是那些看了大半辈子中国足球的球迷们,怎么还那么不长记性?还有那些前一阵子还恶狠狠骂中国足球没救的媒体,又开始狠命地往国奥脸上贴金,让人不禁想问:国奥到底是谁的救命稻草?到底是谁,在把国奥的胜利当成金饭碗,遮羞布?
曾经跑过好几年足球,后来不干了,是因为中国足球深深伤害了我,我失去了干下去的动力。当然被伤害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太天真,和“辽小虎”一起成长的日子里,我自以为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自以为能和“辽小虎”一起见证中国足球的崛起和希望,我为此投入了热情,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可是到后来我得到了什么?
那个时候的我真的是很纯真,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1999年甲A的最后一场,辽宁队在北京被国安队逼平痛失冠军,终场哨音吹响那一刻,我在想,如果我付出我所有的财产可以帮“辽小虎”换回这个冠军的话,我也愿意。而在飞奔入场安慰张导和队员的路上,我的双肩书包后面小兜里的化妆盒、梳子、零钱包都飞了出去,我知道掉了,可是我没去捡,因为我一心想快点儿跑到“辽小虎”中间……
这样的一种情感,无关金钱,无关风月,那么真纯,最终却被现实无情嘲讽。“辽小虎”的高歌猛进只保持了一年,2000年刚刚来到,他们就落得个伤的伤,走的走,单拼的单拼,堕落的堕落……
他们垮掉的原因很多,有他们自己的,突如其来的名与利让他们失去方向,最终只能共苦而无法同甘,但是更多的,是“上面”的原因,“辽小虎”火了,足球界各种利欲官欲熏心的人就想据为己有,不能如愿,使出全部能量摧毁他也不惜。
起初,我曾经为此那么伤心,为“辽小虎”的命运那么遗憾,但是随着自己慢慢成熟,我才明白“辽小虎”不过是中国足球全部悲剧中微不足道的一个。怪不得在我对“辽小虎”那么真情投入时,像谈一场恋爱一样支持这支球队时,就有很多在足球圈多年的老记者会那么不以为然,甚至还暗示过我过于天真。
随着我的“辽小虎”梦碎,对待中国足球,我有了冷静的态度,不再会为听到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负面新闻感叹,也不再会为一场胜利或失败浪费感情。中国足球烂在根里,没有办法可以改变,这是我现在的观点。你同意也好,说我偏激也罢,大家各自表达观点而已。站在当过足球记者的球迷的角度,这是我的观点,我的态度。
我也承认这观点太消极,一下子把中国足球打入冷宫了,可是我确实想不出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哪里。大羽、李铁、小肇……很多球员都是我的朋友,他们还都在踢球,这样说或许他们也不开心,其实我并不是针对他们,而且在我看来,他们本身就是烂在根里的中国足球的受害者,以他们的事业心,他们都应该比今天更好的。
再回来说说国奥的这一场胜利,不是说我不乐意看到他们取胜对手,在中国青年队征战土伦杯的历史上留下新的一笔,而是当我看到国奥一赢球,已经快要万念俱灰的得益于中国足球的人马上张开笑脸大书特书,又在煽乎球迷把热情投入这批国奥,实在是感觉很可恶。球迷是最善良的,也可以说是最没记性的,一煽就起,又觉得杜伊是神,这批国奥队全是好孩子了,直到在未来的某天,在他们对国奥寄托更大希望而摔得更狠的时候,再一次痛心,痛哭或是痛骂。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中国足球这二十多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没记性”的历史。现在流行“以史为鉴”,看在中国足球历史的份上,球迷也应该冷静面对国奥这次的胜利,自己捅破这个闪着金光的肥皂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