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的中国女排,有一点陌生

(2007-05-31 22:25:00)
标签:

杂谈

    从无锡到北仑,2007年的中国女排打了六场正式比赛了。五胜一负,新人表现尚可,成绩也说得过去,此次亮相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感觉调整后的队伍稍微有一点陌生,在看比赛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我都在自问:这是我熟悉的那支中国女排吗?

    确实,2007年的中国女排变化很大。

    无锡站的比赛,我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想留在北京接蕊蕊冯坤回国,所以那些从无锡转战来北仑的记者,似乎多少都已经对这套新阵少了几分陌生感,而对于我,北仑站第一场中国女排对阵荷兰队,是我2007年第一次现场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当看到周苏红统领新人上阵,多少有些物是人非之感,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也因为陈导旁边坐着的队长由冯坤换成了周苏红而感到不习惯。其实就在不久之前,我还在博客里写到过《中国女排在变革中孕育希望》,说到过“与其在抱残守缺的悲观中寻求峰回路转,不如在积极主动的变革中拼得希望”,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当我再次走近中国女排时,我感到了一点陌生:几张陌生的面孔,稍显陌生的阵容,新队员在某种程度上有些陌生的气质和整个球队让人略感陌生的氛围。

    昨天写到这里,因为酒店网络不好,写完稿子后又太困了,就没有坚持写完,很多网友看了我前面一段话感到莫名其妙,确实,我只说了这么一点儿,连自己的观点还没表达清楚就停笔了,难免让大家感觉我的观点很奇怪,或是感觉我不接受新鲜事物什么的,实在报歉。请允许我今天继续把我的意思说清楚。

    你会说陌生是因为新生力量的加入,你会说陌生是在变革的过程中很正常的感觉,如果我说的陌生是指这个,那写这篇博客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因为这种陌生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的,经过今年一年的比赛,我们会习惯这样的一套新阵容,那些新面孔,和中国女排的新情况。再说在这个中国女排大调整的动荡时代,这种陌生是很正常的。明年1月1日,陈忠和将确定征战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女排大名单,那张名单相对于今年的阵容,肯定又要有调整,我们还会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可是我说的陌生,不是指的这些,而是说中国女排在2007年大调整的过程中,新老队员还没有达到一种中国女排那种特有的精神气质上的统一,这种精神气质没有聚合在一起的状态,让我感到陌生。

    过去四年,在与中国女排的接触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就是陈忠和在上个奥运周期一手带起来的十二个队员虽然性格各异,特点不同,但是经历了在共同奋斗中的成长,只要走上训练场,在她们的身上就会呈现一种非常相似的气质,激情、执着、投入、忘我,在球场上,她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能把对排球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体现到极致。

    雅典奥运会的冠军决赛是永远留在大家记忆中的经典,回想起来经典能够上演,能够实现大翻盘,大逆转,靠的就是中国女排团结一致和忘我投入,而那种团结和忘我不是一时激情迸发的产物,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在北仑的比赛现场,我注意到每次人员替换之后,下场休息的队员走过助理教练席,有的是挨个儿与助理教练、队医拍一下手,有的则只是意思意思就跑开了,而在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上,每一个中国女排下场休息的队员都会非常认真地与坐在助理教练席上的每一个人击掌,即使是在2005年和2006年,中国女排虽然状态下降,成绩不好了,但是这样的传统仍然在延续。

    很小的一个细节,或许说明不了太多,但是在被我们寄予厚望的中国女排走向2008年奥运会的路上,在关注新人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同时,这些东西同样是不能被忽视的,年轻队员必须抓紧时间了解中国女排的精神实质,真正地融入进去,只有在球场上具有与上个奥运周期的老队员们同样的精神气质,才是真正的中国女排的一员。

    必须时刻记得,中国女排在世界强队林立的时代,打败敌人靠的是吃苦练就的本领,和比对手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团结、更加忘我的中国女排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