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的博客上,一下子来了许多老朋友,大家相识的时间,起码是在上个世纪末了。这些老朋友都是我当年初出茅庐在《新体育》杂志工作时的读者朋友,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转眼间相识快十年了。
分析一下老朋友纷纷重逢的原因,大概是最近我在博客上写了李铁,又写了大羽,讲述我们之间一段成长的故事,这勾起了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大羽李铁的球迷朋友关于青春和光阴的回忆,通过我的博文,我们大家,终于一起找回了那段“被遗忘的时光”。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年,十年体育记者生涯,从最初的《新体育》到《中国体育报》,再到现在的《体坛周报》,每一段工作经历都有难忘的故事,而因为采访的项目结交的运动员朋友不同,我的记者生涯主线也就从最早的“缘起辽小虎”到后来“关注中国体操”,再到现在的“情牵中国女排”。
前些天,我去济南采访大羽时,我就问起他,还记得十年前我俩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吗?他说记得,当时他们健力宝队在训练局大院训练,我是一个下午来的,他们训练结束以后他接受了我的采访,聊天开始之前他还给了我一个雪糕……
十年,就这么一晃而过,在我们共同前行的路上,我们曾经快乐在一起,伤心在一起,1999年辽小虎威风八面时,我们都曾经晕乎乎的,后来辽小虎坠入谷底,我们都认为那个坎儿过不去了,可是现在回头看,十年,就这么一晃而过……
那些曾经通过阅读《新体育》见证了我最初一段记者生涯的朋友,也和我一样在不知不觉间长大了十岁。最有缘分的故事,发生在现在在SOHU体育当编辑的史卉和现在正跟着我实习的山东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胡丹丹之间。十年前她俩是我的读者,当时史卉在江苏南通上高中,胡丹丹在浙江慈溪上初中,她俩都爱看《新体育》,通过这本杂志,她们认识了刚刚成为体育记者的我。1998年春节,我在《新体育》主持的《偶像出场》栏目赠明星照片给读者,一共十名幸运读者,她俩都在其中,所以我给她们写了信,寄了照片,没想到我这封信会影响她们直到现在。
在接到我的回信之后,我成了两个小姑娘心中的榜样,她们都下决心要上新闻系以后也要当一名体育记者。而且后来她们还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新闻系学生,史卉现在已经在体育媒体圈里干了五年,而丹丹,通过在我的博客上的留言和我取得联系,在这个春天,她成了我的实习生。
去济南采访大羽,我带上了丹丹。给大羽介绍这个小妹妹时,我说:“大羽,她叫胡丹丹,我的实习生,是十年前的我。”
说起来,我和史卉在过去五年除了会在一些新闻发布会上碰到,几乎没怎么见过面,而和胡丹丹,在她正式成为我的实习生前,我们素不相识。很多关于过去的故事,都是慢慢聊出来的,而我们越是聊,越是会互相珍惜,确实缘分太深,相识不易。
在此,深深感谢在我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时就给予我关注的读者朋友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