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性别大战”,我都不关心比赛结果,毕竟是女打男,赢了可喜,败亦欣然,关键在于陈导通过比赛如何评价他的队员。我发现一个规律,最近这几年,“性别大战”后陈导评价他的队员的态度,几乎成为中国女排整个一年表现的“晴雨表”。
五天前,中国女排结束了一个多月的漳州集训开赴广州打她们一年一度的“性别大战”,检验第一阶段的集训成果。目前在广州赛过两场,一胜一负,接下来要到开平、江门、佛山、台山等地继续女打男的征程,锻炼这一年全新的阵容。
因为去年刚刚崛起的主攻手王一梅和老自由人张娜没有随队到广州,她们因伤继续留在漳州,在专门的体能教练带领下,一边养伤,一边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性别大战”多少让大家少了一些期待。不过据陈指导透露,张娜颈部的伤大概还需要一至两周的时间康复,而王一梅则还需要大约三周时间才能重回赛场。但是把现在这一个阶段完全用于体能训练,对于王一梅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这是她所欠缺和急需的。所以王一梅暂时不能回到赛场,陈忠和似乎并不太心急,因为在他看来,王一梅现在急需的是柔韧性和协调性一类的训练,这方面的训练抓上去了,大梅在技战术上的进一步提高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说现在让她重点训练体能,应该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好事。
王一梅不能出场,新二传魏秋月的身上就集中了大家几乎所有的关注。这么年轻的运动员,去年还只是因为冯坤、宋妮娜有伤无法投入训练而被临时调进中国女排当陪练的,今年形势所迫,就要把她全力打造成为冯坤的接班人,小姑娘承担的压力的确够大,能一天天顶下来真是不容易。
还好,善解人意的陈导是深知魏秋月的难处的。
“一个年轻运动员,她成长的过程,除了在技术上不断提高,还要在思想上完成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说起魏秋月的成长,陈导这样有感而发,当然这个过程其实并不仅仅属于魏秋月,也是今年注入更多新鲜血液的中国女排整体必须经历的阶段。
应该说魏秋月正在用她的坚强和刻苦赢得陈忠和的信任和喜爱。说起魏秋月在过去一个月的表现,陈导特别强调了“坚强”二字:“任务这么紧迫,我把她逼得很苦,她从不说苦,就是咬牙坚持。这一个多月,她是在进步当中,但是现在还看得不很明显,但是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好的。想想她的年龄、球龄还有她所承受的压力,真的感觉她很不容易,所以我说,她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思想也在完成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很多时候,陈忠和忍不住会把今天的魏秋月和六年前初出茅庐的冯坤相比,“其实冯坤在第一年时基本上都不能打满一场完整的比赛,发挥得不稳定,经常让我半路就把她换下来。所以说现在也不可以要求魏秋月一步登天。她的手上功夫不错,就是脚下比较慢,她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看来总要给她一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
回顾漳州集训,陈忠和对成果基本表示满意,他认为通过训练运动员基本达到了他在训练之初制定的既定目标,虽然目前因为二传很年轻,攻传之间的配合仍然较以往有明显差距,但是球队的上升势头是可喜的,完全有理由从中看到希望。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李娟,看起来也在适应新角色的路上平稳前进。
与魏秋月不同,李娟现在的经历,应该说是“老兵新传”了。从去年中国女排的替补主攻到今年的替补接应,李娟将要担负的,是增加备战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女排板凳厚度的重任。或许是去年主力接应二传周苏红受伤带给球队的巨大影响让陈忠和心有余悸,于是今年集训伊始,他就把培养李娟作周苏红的替补当成一大要务来抓。一个月的时间过去,陈导认为对李娟的初步改造效果不错:“她技术全面,拦网好,强攻有一定实力,相信通过进一步的锻炼,她可以胜任这个位置。”
真的希望中国女排今年能够顺利地上台阶,希望每一个被我们寄予希望的球员都能进步,毕竟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了。有的时候,想起四百多天以后将与中国女排共同经历的考验,我不禁会心跳加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