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里一直在计划的漳州之行,最终推迟成了五月上旬的郴州之行,有些遗憾,有些汗颜,特别是想到我这个总是说自己“情牵女排”的人,中国女排2007年的集训已经开始一个月了却还没与队伍见过面,实在是有些名不符实呀!
改变的原因是中国女排和中国台北女排下周的两场对抗赛,让我蹲守漳州一周采风的计划破产,另一方面,在福州厦门两地的比赛,对手实在让人提不起胃口,而等她们重返漳州,离结束漳州集训南下打“性别大战”也只有三天了。算了,还是去郴州吧,备战期间我重要的任务是采风,是发现她们在最枯燥的训练生活中的细节,这就要求我和队员们,包括陈指导,都是在最平静的状态下,身处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我想要看到的,是他们备战北京奥运会过程中最真实的状态,最平常的心态。
所以,与中国女排的漳州之约改成郴州之约。不过有失也有得,通过和陈指导通电话,我预感到,在郴州我会看到一支更能带给我更多信心的中国女排,毕竟球队在进步嘛!
陈导说,最近这两天,他忽然感觉看到了亮光,他的意思当然是说因为这支年轻球队的某些进步,让他在漫漫征途中看到了希望。
细一问,希望首先来源于新二传魏秋月的进步,自从今年年初决定由这姑娘担当新中国女排的主二传,她的身上就承载起了中国女排新复兴的梦想,毕竟二传是场上灵魂,中国女排想要做出令人惊喜的改变,魏秋月的崛起是必要条件。
可是“崛起”二字怎么可能如说说这样容易,没有条件或是缺少机遇的人,崛起无从谈起,而有条件也有机会的人,如果没有历经艰苦磨练,也不可能崛起。魏秋月今年还没到中国女排报到的时候,就做好了吃得苦中苦的心理准备,不过即使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实的残酷也远超她的想象。其实陈指导心里也肯定清楚,在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将魏秋月练出来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是在冯坤伤停的绝境中,他们要通过努力让不可能尽量接近可能。就像雅典奥运会的绝地反击一样,中国女排在新奥运周期走了两年的弯路之后,正在进行一场更艰难的绝地反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看到一些成绩时的欣慰是可以想像的。也几乎是在魏秋月呈上升势头的同时,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主攻手孙小清、自由人张娴也都显示出了她们的可塑性,这对于渴望新人冒头的中国女排来说,都是好消息。
陈指导说得好,希望我们正走在通向光明的路上。
有这样一队敬业的教练和队员,中国女排一定是在通向希望和光明的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