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凌晨到多哈,收拾一下休息一会儿就到了新闻中心。我们《体坛周报》一共拿到五张开幕式采访票,我抱着“既来之,则看之”的心态要了一张开幕式门票,晚上六点赶到本次多哈亚运会的主体育场——哈里发体育场。
此前看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感觉多哈方面对开幕式那么保密太没必要,一个亚运会的开幕式,还能办成什么样儿啊?我完全是抱着见证一段历史的心态去的,一路上还下着雨,在雨里一边走一边想:我倒要看看卡塔尔人到底能把这开幕式弄成什么样儿……
没想到一进场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而且“不虚此行”的感觉贯穿始终。
每个观众座位下面都有一个“百宝箱”,现场主持人教大家一样样打开,试用,全是在开幕式过程中请大家一起烘托气氛用的道具。其中有一个加荧光的小白色球灯,全场观众听从主持人的口令打开托在手心时,整个体育场的气氛十分神圣,好像在场每一个人都托起了自己心中的一盏神灯。
开幕式正式开始,哈里发体育场的弧型大屏幕亮起,引来在场观众阵阵惊叫,确实是太美了,高清晰度的画面,漂亮的配色,与现场浑然一体。那些花样翻新的电脑灯,为现场增添了不少浪漫的情调;震撼人心的音效,更是具备了把全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的能力。
当然最吸引人的是开幕式的节目本身,东道主将一个关于卡塔尔民族的起源和王国由来的神话故事演绎得起伏跌宕,表演的过程尽展阿拉伯的民族之美和东道主运用高科技的神奇之美。演出的过程中天空时断时续下着雨,但是观众们都没有离席躲雨的意思。身旁的沈知渝说感觉节目的高潮一个接着一个,确实舍不得离开,而像这样引人入胜的开幕式,确实还是第一次经历。
因为前几幕戏的精彩,后面几乎每一幕戏,我们都期待着东道主展示的不凡亮点。以至于一向令人感到乏味的入场式,也被东道主注入了新鲜的味道。在这个环节中,大屏幕也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每个国家代表团出场,大屏幕都会用动画的效果展示这个国家的国旗、在亚洲的位置,在亚运会、奥运会曾获的金牌奖牌数,之后是选取这个国家优势项目的录象制成的短片,浓缩了这个国家的体育精神。
运动员入场完毕,开幕式渐进尾声。我们这些习惯提早退场躲过人群的记者,依然不肯离席半步。广州日报的白志标说不能走,因为还没点火炬呢,开幕式一直这么吸引人,点火炬的方式肯定也不会令人失望。于是我们继续赞叹着期待,直到那个骑着枣红马的阿拉伯王子以直冲云霄之势登上火炬台,点燃亚运圣火,把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推向彻底的最高潮。
自始至终,我们边看边赞叹,大家开玩笑说,此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导演张艺谋肯定在出汗,确实出人意料,连多哈的亚运会开幕式都到了如此完美的境界,都能给后来者出难题。
回来的路上找不到回新闻中心的大巴,天下起了中雨,把我们一行四人淋成了落汤鸡。我们一路小跑找大巴,狼狈至极,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觉得不虚此行,可见开幕式的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