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PSS学习:第八讲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2011-04-15 12:52:19)
标签:

教育

分类: 统计方法


    一、Repeated measures对话框界面说明

Analyze==>General Lineal model==>Repeated measures

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框:选择

Number of levels框:选择

单击ADD

单击DEFINE

Within-subject variables (trial)框:选择

between subjects factor框:选择

单击MODEL

Custom单选钮:选中

Within-subject Model框:选择

between subjects Model框:选择

单击CONTINUE

单击OK

二、结果解释

1General Linear Model

2、引入模型的其它自变量的情况列表;

3、多元检验结果表;

4、球形检验;

5、方差分析组内因素检验;

6、重复测量间变化趋势的模型分析;

7、组间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

8、模型确认的检验

 

 

 

关于结果文件界面与统计图的绘制,由于难以将其作为完整模块加以介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进行穿插讲授。

(一)结果界面介绍与编辑

SPSS实际上提供了结果浏览和结果草稿浏览两个结果窗口。

一、结果浏览窗口

SPSS的结果浏览窗口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结构完全相同,操作也几乎相同。左侧是大纲视图(Outline view),又称结构视图,右侧则显示详细的统计结果(统计表、统计图和文本结果),两侧的元素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即选中一侧的某元素,在另一侧该元素也会被选中。

二、结果草稿浏览窗口

结果草稿浏览窗口比较简洁明了。但由于中、英文兼容性的问题,其中的表格读入WORD以后会变的面目全非,因此对我们不是很适用。

三、结果选项设置命令

选择菜单Edit==>Options,弹出的Options对话框会实现结果选项设置。

(一)General 用于设置一些常规性选项。

1.       Variable lists:选中Alphabetica,即在对话框中变量按字母顺序排列。

2.       Sound:System Beep,有新输出结果时系统发出“嘀”声警告。

3.       Output type at start-up:请根据所用计算机的性能自行设定。

(二)Viewer 用于设置结果浏览窗口的外观,这是对结果美观最重要的设置。

1.       Title Font:题目字体。

2.       Text Output Font:内容字体。

(三)Draft Viewer 草稿编辑。

(四)Output Labels 设置在各处是否显示标签,通常不用做任何更改。

(五)Charts 设置统计图的常规选项。

(六)Interactive 设置交互式统计图的选项,一般不用更改。

(七)Pivot Tables 设置统计表的格式。

1.       Tablelook:选择格式。

2.       Default Editing Mode:选择默认编辑状态。

最后三个为Data、Currency和Script,他们分别设置数据、货币和宏语言的格式,不用做修改即可。

四、结果窗口的一般操作

(一)打开与保存

如果结果窗口是当前窗口,则可以直接用快捷工具栏进行操作;否则,可以用File菜单操作。注意SPSS提供了一项特殊的保存功能--Save with password,即将输出结果加密保存,存盘时会让你提供PASSWORD和OEM CODE。

(二)移动、删除

(三)结果的导出

通常对我们而言,导出目的是为了打印或用WORD进行再编辑。该功能非常重要,这里主要解释一下Export对话框的主要内容:

1.       Export下拉列表,确定需要输出的内容,有全部结果、无统计图的文档和只输出统计图三种选择。

2.       Export File框,在这里输入输出目标文件名。

3.       Export what单选钮组,确定输出的范围,有全部对象、全部可见对象和所选择的对象三种选择,由于SPSS将Note等可有可无的输出内容隐藏了起来,因此一般选择全部可见对象,可以省近1/3的篇幅。

4.       Export Format下拉列表,确定导出文件的格式,有HTML和文本格式两种。

5.       Options钮,设定导出的一些选项。

(四)在WORD等软件中使用输出结果

1.纯文本结果:纯文本结果直接拷贝粘贴,WORD会自动转换相应的字体、格式等。

2.统计表格:选中需要的统计表,在拷贝时会有两种选择:拷贝或拷贝对象(Object),前者会将统计表按普通的WORD表格来拷贝,粘贴后格式大部分丢失,但可以做进一步修改;后者则将统计表拷贝为特殊的图片,格式和以前完全一样,但无法更改。

3.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情况类似,这里也有拷贝或拷贝对象两种选择,推荐使用后者。如果使用拷贝,则弄过去的是增强的图元文件,往往无法编辑;如果拷贝对象,则粘贴过去的就是普通图片。

(五)文本输出结果的编辑

结果草稿浏览窗口里都是文本,至于结果浏览窗口大部分是纯文本。双击它,就可以进行编辑。

(六)表格编辑方法详解

在多数时候SPSS默认的统计表格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有时做进一步的修改。双击选中的表格,就会进入该表格的编辑模式。此时进入的是表格的默认编辑模式,相当于右键菜单上的SPSS Pivot table对象==>编辑。如果要强行让它在新窗口中编辑,请选择右键菜单上的SPSS Pivot table对象==>open。

1.基本操作

在表格编辑模式中的基本单位为单元格,包括表格标题和脚注均被看成特殊的单元格来处理。单击可以选中单元格,双击则显示单元格内数据的确切值,并可以修改。不仅可以选中某个单元格,还可以选中其中的一行或一列,但这要先选中最上侧或左侧的标题格,然后选择菜单Edit==>select,有四个选项:table、Table body、Data cells和Data cells and label,分别会选中表格、表格主体(不含标题和脚注)、所在行、列的数据区和所在行列。这些表格和WORD表格一样,都可以直接按住单元格边界拖放其大小。

2.特色菜单内容详解

1)Edit菜单

l         Group、Ungroup菜单项:用于给标题单元加上、去掉亚组的标签,选中标题单元格这两个菜单项才可能变黑。用户可以将Group Label改为自己想要的名字。

l         Drag to copy菜单项:选中该选项会使对单元格的拖动成为拷贝操作,反之,则会弹出关联菜单,确认是和当前单元格交换还是插入。

l         Create graph菜单项:可以将统计表中的内容以图形的方式立体的呈现在面前。共有七种图形可供选择。

2)Pivot菜单

l         Transpose Rows and Columns菜单项:该选项进行表格的行列转置操作。该操作在表格太宽时非常有用。

l         Pivoting Trays菜单项:即数据透视表托盘,选中该菜单项会弹出数据表托盘。可以进行将数据表变换成多层表、行列转置等操作。

3)Format菜单

l         Tablelooks菜单项:可以在这里直接选用新的表格模板。

l         Autofit菜单项:表格的行、列宽会自动按内容的多少调整为最小。

(七)图片编辑方法详解

SPSS中做出的统计图不是简单的图片格式,而是可以继续编辑的增强图片格式,双击统计图就可以打开图片编辑窗口。

1.基本操作

所有命令都可以在菜单上找到,该窗口的特殊命令主要集中在Gallary、Chart、Format三个菜单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这些菜单的内容会略有区别,但大部分相同。另外,菜单中还有和外面完全相同的Analyze、Graphs菜单,可以直接在这里继续进行分析。

2.特色菜单内容

1)File菜单

l         Save chart template菜单项:将现在的图片设置格式存为模板,便于以后再做图时直接套用。

l         Export chart菜单项:将SPSS的统计图输出为常用格式的图形文件,如BMP、JPG等。

2)Gallery菜单

有许多统计图可以互相变换,如线图和饼图、面积图等(当然是按某种对应关系)。选择该菜单,可变换的统计图类型为黑色可选,选中需要的类型,确定后图形就自动转换过去。

3)Chart菜单

l         Options菜单项:做各种统计图比较有自身特色的设置,因而每种统计图的内容均不相同。

l         Axis菜单项:对两个坐标轴进行设置,如最大、最小值、坐标轴标题等。

l         Reference line菜单项:在纵坐标或横坐标方向上按所给数值的位置加上参考线。

4)Format菜单

l         Apply chart template菜单项:在已经做好的统计图中应用存储的统计图模板,和前面的Save chart template菜单项相对应。

l         Interpolation菜单项:在散点图中确定用某种连线将各点相连,可选择的有无连线、直线、锯齿线(step)、尖端直线(jump)、平滑线(spline)。

l         3D rotation菜单项:对三维图形做三维空间旋转。

 

(二)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一、常用统计图

SPSS 10.0版中,除了生存分析所用的生存曲线图被整合到ANALYZE菜单中外,其他的统计绘图功能均放置在graph菜单中。该菜单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

l         Gallery:相当于一个自学向导,将统计绘图功能做了简单的介绍,初学者可以通过它对SPSS的绘图能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l         Interactive:交互式统计图,这是SPSS 9.0版新增的内容。

l         Map:统计地图,这是SPSS 10.0版新增的内容。

对于下面统计图的讲解,直接依据数据集anxiety.sav,下不再一一说明。

(一)条图的通用界面

由于不同图形的绘图对话框有相当强的共性,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绘图菜单的大致界面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在数据集anxiety.sav中分不同的subject对变量score值(之和)绘制条图。

选择graphs==>bar后,系统首先会弹出一个简单的导航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SPSS将条图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对话框的上半部分用于选择条图类型,下半部分的Data in Chart are单选框组用于定义条图中数据的表达类型。这里根据我们所需绘制条图的类型,应该选择简单条图,在表达类型中则应选择“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选好后单击DEFINE钮。

l        Bars Represent单选框组:用于定义条图中直条所代表的含义,可以是样本例数、样本数所占的百分比、累计样本例数、累计样本数所占的百分比或其余汇总函数,在例题中我们要对变量score的值绘图,因此选择最后一项“Other summary function”,系统开启summary function对话框列出了更多的统计汇总函数,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情况的需要。

具体有:

上部:包括大多数常用统计汇总函数,如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方差、众数、最大、最小值、样本例数、变量值之和、累计变量值。

中部:可对各记录按大小进行筛选,如上侧百分之多少,或者只选择小于某个数值的记录。具体的数值在value框中输入。

下部:可按数值大小值选择取值在某个范围内的记录,具体的范围在low和high框中输入。

此外,对话框最下侧还有一个Values are grouped midpoints复选框,当选中median of values或percentile单选框时该框变为可选,选中则表明数据为频数表格式,所输入的数值为组中值。

l        Category Axis框:用于选择所需的分类变量,此处必选。这里根据要求,将subject选入,可以见到此时OK已经变黑可用了。

l         Template框:用于选择绘制条图的模板,一般较少用。

l         Titles钮:用于输入统计图的标题和脚注,最多可以输入两行主标题,一行副标题,两行脚注。

l         Options钮:弹出Options对话框,用于定义相关的选项,有:

Confidence Interval框:输入需要计算的均数差值可信区间范围,默认为95%。如果是和总体均数为0相比,则此处计算的就是样本所在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Missing Values单选框组:定义分析中对缺失值的处理方法,可以是具体分析用到的变量有缺失值才去除该记录(Excludes cases analysis by analysis),或只要相关变量有缺失值,则在所有分析中均将该记录去除(Excludes cases listwise)。默认为前者,以充分利用数据。

(二)复式条图与分段条图的界面

操作步骤如下:

  1. Graphs==>bar
  2. Clustered:选中
  3. Summarizes for groups of variables单选框:选中
  4. 单击Define
  5.   Bars repesent框:选入score。
  6.   Other summary function单选框:选中
  7.   Variable框:选入subject
  8.   Change summary钮:单击
  9.   Sum of values单选框:单击
  10.   单击continue钮
  11.   Category Axis框:选入subject
  12.   Define stacks by框:选入trial
  13.   单击OK

但是,在Values of individual cases的对话框中情况有些不同,原先Bars repersent框只能选入一个变量,做复式条图和分段条图时该框中可以选入多个变量了,其他的内容不变。

(三)其他常用统计图

1.散点图:散点图是各种统计图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共分为simple、matrix(以矩阵的形式显示多个变量间两两的散点图)、overlay(将多个变量间两两的散点图同时做在一张图上)和3D(将X、Y、Z三个变量间的相关散点图做在一个立体空间中)四种,其中需要解释的比较特殊的内容有:

l         Set marks by框:选入一个标记变量,根据该变量取致的不同对同一个散点图中的各点标以不同的颜色(或形状)。

l         Label cases框:当编辑图形在图形选项中选择显示labels时,图形默认显示记录号,如果在这里选择了label变量,则显示该变量的取值。

l         做出的3D图形可以在编辑时进行三维旋转,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2.线图:线图实际上和条图是一回事,可以认为它就是条图的变形,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表示多少,而线图是用点的高低来表示,然后又用直线将各点连接而成。

3.饼图

4.面积图:面积图的做法是和线图、饼图类似的,比如堆积面积图是将各个指标值相加而成,和分段式条图非常类似。

5.直方图:直方图用于观察某个变量的分布情况,如果选择了display normal curve复选框,则会同时做出一条当前变量理想状况的正态分布曲线来,和该曲线相比,就可以知道变量的实际分布究竟差了多远。

6.其他:P-P图和Q-Q图都是用来观察变量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的;质量控制图则用来观察个体值是否有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情况出现;箱式图的作用和它类似,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其余的几种图几乎都是用与时间序列模型的。

二、交互式统计图

1)对话框的交互。它的对话框全部采用拖方式操作,并且每一个元素的可操作性都大大强于普通对话框,以前需要两至三层对话框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在一层对话框中就可以完成了。

2)图形内容的交互。在技术上,普通统计图存储的是图形元素,因此编辑时只能就图形元素的特征,如颜色、线型等加以修改;而现在的交互式统计图完全不同,它存储的是原始数据或者绘图用的中间结果(如均数、标准差等),因此当图形绘制完毕后仍能对图形进行彻底更改。

3)增强的图形编辑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