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校本培训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谢海欧 |
|
活动时间 |
2011年4月13日 |
活动地点 |
中学三楼办公室 |
|
活动主题 |
|
主 讲 人 |
|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3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确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
②学会用分析法、综合法解决问题.
③体会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 (2)目标解析:
①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会根据概念或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②通过有关的证明及应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学会用综合法证明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之间和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之间总是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④通过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性质证明过程中蕴涵的基本思想方法. 2.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观察发现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串,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利用计算机和几何画板软件,并结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3.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问题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图片,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对平行四边形先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师通过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图形的过程.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中抽出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图形的认识.
问题2: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知道本节课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
问题3:一个四边形具备了什么特征才是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共同特点:两组对边平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描述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弄清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明确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为概念的形成做好铺垫.
(二)观察感知,形成概念
问题4:通过比较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如果从“对边”的位置关系入手,你认为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问题中带有提示,降低了难度.
问题5:怎样表示平行四边形?
教师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
问题6:如果已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W020110216589302406886.jpg
教师出示问题:
(1)∵四边形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是平行四边形, ∴W020110216580160573806.gif∥
(2)在□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中,已知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不仅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还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三)引导实验,探索新知
问题7: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由定义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除此之外,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之间存在什么结论吗?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猜想.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培养敢于猜想的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利用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测量其四条边的长度、四个内角的度数,填写表格,之后,让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工具进行演示验证结果.
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亲自动手测量的乐趣,而且通过观察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感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合情推理的作用,从而学会观察、猜想、验证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8:所有的平行四边形是否都具有上述的结论,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证明这个结论吗?
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通常是利用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可见需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使难点得以突破.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几何论证是探究性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然发展,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四)巩固概念,应用拓展
问题9:基础训练:
(1)在□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中,已知
(2)在□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中,已知W020110216580160573806.gif=
6 cm,W020110216580160726490.gif = 4
cm,求□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的周长.
(3)在□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中,已知 (4)在平行四边形中,有如下结论:①对角相等;②对角互补;③邻角互补;④内角和为360°.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5)如图,□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中, 问题10: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一条边W020110216580160573806.gif长8米,其他三条边各长多少?
问题1:灵活运用:
如图,在四边形W020110216580160574180.gif中,BD为对角线,点 (1)你发现图中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
(2)求证:W020110216580161043419.gif.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可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在尝试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在表达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应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问题1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梳理、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有一个整体全面认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通过集体的集思广益,最后由白茹老师完稿并执教,通过课堂的实践,组员再次进行反思和修改。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