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NLP换框法-陈育林

(2018-07-31 17:17:1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NLP换框法-陈育林作者:陈育林NLP

NLP换框术一:

我还记得张国维博士曾在NLP执行师课常上说:凡事没有好与坏,只有好与更好,NLP就是将我们从好带到更好。
  所有一切人、事、物是中立的,当我们所赋予的角度不同了,其意义也就不同了。
  换框法之一
  环境换框法(改变环境从而改变意义)
  例一:我不喜欢喝酒
  回应:我想要在是重要朋友的结婚酒宴上,那这件事情会有所不同。
  例二:钱是万恶之源
  回应:对于遭受自然不可抗拒因素的灾区和衣食不饱的人来说,钱会为他们带去快乐。
  例三:不要相信女人
  回应:那包括刚出生的女婴儿吗?
  例四:男人总是不正经
  回应:抗洪抢险的军人呢?
  例五:我的思想比较保守
  回应:做为结了婚的人来说,这是对伴侣的忠贞。
  回应:坚持自己的想法,是自我有主见的表现之一。
后面的等待着你自己去开发:)

 

内容换框法(改变含意,观点随之转变,进而增加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度。)
  例一:我不可能认识更多的人的,特别是女孩子。
  回应:正因为你不可能认识很多的女孩子,所以你才会更懂得珍惜与身边女孩子的关系。
  例二:这个笔记好旧哦
  回应:是啊,就是因为用这台笔记本我用的时间久了,所以我才用的这么顺手。
  例三:你怎么这么无聊呢?
  回应:所以我才运用无聊的时间,寻找更有意义的事情。
  例四:这个月收入不高啊
  例五:这样能让我更懂的合理支配和学习如何计划用钱
  例五:单身真是罪过啊
  回应:正是因为单身,所以才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
  例六:那个女孩子,我追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办?
  回应:正是因为追那个女孩子很久了,所以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更了解她啊。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亲,感觉是不是有点意思?

 

时间框架(改变时间,思维角度随之改变)

  例一:别人不理解我

  回应:或许现在别人不理解你,但从1年之后你再来看此事呢?

  例二:她不喜欢我

  回应:虽然现在没有遇见最好的,5年之后你对这事怎么理解?

  例三:我没有女朋友

  回应:在你结婚之后你会如何看待今天的你的想法呢?

  例四:赚钱好难啊

  回应:那从10后更加智慧的你如何看待现在的你,那个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例五:公司的人真难相处

  回应:几年后你是公司的老员工了,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你呢?

 

 

我们的思想存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当我们看到一面时,必定存在另一面,当我们看到另一面时,我们就为自己增加了更多的选择……

 

意图框架(这个想法背后有什么正面的动机或观点?)?

 

  例一:今天我感觉我的工作非常不顺利!

  回应:你这么关注你的工作,我相信你的工作会越做越好。

  例二:今天被领导骂的我真不是滋味!

  回应:我好欣赏你的上进心,有你这样的上进心,我相信领导会越来越喜欢你的。

  例三:为什么没有人喜欢我?

  回应:你这么在乎自己,我相信你自我成长一定很快,更相信你会遇见和你一样优秀的人。

  例四:奶奶个熊,你怎么能这样做!

  回应:“在心里对那个人说”:谢谢你这么关注我,还帮我找到我自身需要提升和改善的地方。

  例五:她又不理我

  回应:她一定又是在忙她认为重要的事情,等她忙完了,我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聊天。

 

 

文字只是我们接收外在事物的讯号方式之一,类似的讯号不代表是同样的讯号,所以讯号的一点点改变,将使我们重新认知事物……

 

重新定义(用意思相近但含意不同的词汇来替代固有信念或观点所陈述的词汇。)

 

例一:我今天被别人骂了一通,我好难过

回应:是的,确实被人说了一通那种感觉不好,相信通过这份不好受,你一定学到了些什么。

骂了一通 → 说了一通

我好难过 → 不好受

 

例二:你的思想太肤浅了

回应:哈,其实每个人的思想层次都是不一样的。

太肤浅 → 层次

 

例三:已经和你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回应:在心里对自己说,我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来让我们更加融洽的沟通。

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 表达方式

 

例四:你根本就不值得我在乎

回应:在心里说,那是因为你尚未发现我的优点

根本 → 尚未

不值得 → 发现

 

例五:我这个抑郁病好不了啦。

回应:你不是抑郁,而是想的比较多,你在寻找问题的答案,不如我们一起来找找看有什么更多的方法,可以更快速的得到答案吧。

抑郁 → 想的比较多

 

我们的每个想法(信念或观点),都是经由我们的思想加工和组合而成的,向下分解这些元素,将让我们重新了解我们的想法和观点。

 

向下归类(分析和细分信念或观点的组成元素,能让我们更加清晰或挑战固有的信念和观点)

 

  例一:他是个坏人

  回应:这个人做了一些什么,让你感觉他是坏人?这些就符合了是坏人的标准吗?

  回应:在什么时候你感觉他是坏人?

 

  例二:打人是不对的

  回应:打什么样的人不对?

  回应: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其中也包括一些坏蛋,打这样的人对吗?

 

  例三:我感觉我没有被人理解

  回应: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特的,所以不见得人人都能理解你,你需要谁理解你?有了什么就让你认为被理解了?

  回应:是你的想法需要被理解,还是需要有理解你的人?

 

  例四:他们说现在的工作看不到未来

  回应: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工作可以让你看到未来?

  回应:未来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的,所以当下你需要做些什么来组成未来?

 

  例五:赚钱很重要

  回应:什么让你认为赚钱很重要?当你拥有了多少钱就让你感觉很重要了?

回应:对于金钱你是如何看待的?

 

有时候我们会被我们自己思想上的定义所蒙蔽,将思想定义放入包含更多、更大的定义词汇中,将使我们自己思维脱困……

 

向上归类(将固有观点或信念,归纳和总结成包容更多意义的更大词汇中,从而改变或重新诠释固有观点或信念的意义,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例一:工作让人感觉好辛苦

  回应:在一些时候我们需要在生活方式中去体验各中不同滋味,以便在开心的时候让我们更懂珍惜。

  工作 → 生活方式 辛苦 → 滋味

 

  例二:我时常被客户批评

  回应:相信你经历过如此多的锤炼,你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

  时常 → 经历过如此多 批评 → 锤炼

 

  例三:客户就是不买我的帐

  回应:当一部分人对你不了解的同时,其实还有另一部分人需要遇见你。

  客户 → 一部分人 不买我的帐 → 不了解

 

  例四:那个家伙不懂装懂,好想骂他

  回应:有些人的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适当的引导更能体现出你的能力。

  那个家伙 → 有些人 不懂装懂 → 知识水平 骂他 → 适当的引导

 

  例五:重复做同样的事情真无聊

  回应:对事情保持连续的态度,是一门技术活,有时候心情的起伏,是提醒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

  重复 → 保持连续 无聊 → 心情的起伏

 

 

比喻是绕过我们的意识直接与我们的潜意识沟通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方法之一……

 

  比喻(用比喻和类比的方式来阐述一件与固有信念或观点类似的现象,来松动、挑战或强化固有信念、观点和想法)

 

 例一:以我的经验做这件事情真是毫无意义

 回应:当微软还未开发出WIN7系统之前,我们一只认为XP是最好的系统,可是当我们开始使用WIN7之后,才真正意识和发现原来系统还可以如此的华丽和更好。

 

 例二:我担心明天的事情我做不好

 回应:毛毛虫在破茧成蝶之前它永远不知道蝴蝶的骄傲,正如每个黎明之前会经历黑暗。

 

 例三:哇,今天理发好多人,都晚上11点半了还没轮到我,真没劲

 回应:当年刘备为找诸葛亮曾三顾茅庐,后来才有了三足鼎立,每位厉害的高手背后都有粉丝。

 

 例四:这件事情让我好纠结

 回应:当两条线纠缠在一起成为线团时,需要先找到其中一条线的线头,然后慢慢抽出,最后再将两条线重新组合成想要的样子。

 

 例五:哎,晚上又折腾到快2点才睡。

 回应:每一颗大树的成长都离不开它小时候不断的延伸树根,虽然在泥土表面看来还尚未发生什么,但正因如此,大树才更加经历的起风雨和屹立不倒。

 

我们每个人的想法可大可小,借由可大可小,去探索、挑战或强化我们头脑中的想法与未知。

  改变框架大小(从不同的情境出发,用以重新评估和发现过往固有的想法或信念,从而挑战或强化这个思想。其中情境包括:时间更长或更短,聚焦点的细节或整体,观点视野的单人或多人)

  例一:他说我的想法神经病
  回应:其实一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一切,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而已。
  回应:有时候人们一时的冲动,会在过后或一段日子后发现,其实当时自己有个错误的想法。

  例二:这件事情太难做了
  回应:善于做这件事情的人他们是如何想的呢?
  回应:方法总比问题多,下一个方法是什么?

  例三:快过年了,还有这么多事真麻烦
  回应:从长远来说,现在辛苦些是为了在过年的时候玩的更开心。
  回应:越是关键的时候,越能看出我与其它人之间处理事情的风格。

  例四:医生对我说,心理疾病就是需要吃药才能好
  回应:有没有咨询过专家医生呢?其它和你同样情况的人他们也都在吃药吗?
  回应:一段时间的吃药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身体健康。

  例五:我不被人理解,心里好难过
  回应:这个世界人这么多总会有人懂你的。
  回应:此刻的一些事情不被人理解,并不代表未来他们看不懂啊。

 

 在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独特的,正是因为有这份独特才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世界……

 

  内心世界(从除我以外的他人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固有思想或观点,以此强化或重新评估固有的想法或信念)

 

  例一:我发现这个东西很差

  回应:你的眼光很独到,一些聪明人往往能通过类似事件学习到许多。

  回应:有时候意想不到的发现,在商人眼中是创新和商机。

 

  例二:我的病好不了啦

  回应:在医生的眼中,疾病往往是需要治疗的对象。

  回应:确实在不懂的人心中看不到治愈的方向,但是在成功被治愈者的心中,他们知道这是可能的。

 

  例三:IP4SIP5好用

  回应: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他人的人云亦云,他们懂得去体验和感受。

  回应:时尚的玩家都喜欢追求最新最IN的东西,因为他们相信新出来的东西值得享受。

 

  例四:有人送礼物给我好开心啊

  回应:相信那个送你礼物的人也一定非常高兴你收到她送的礼物。

  回应:一些见到你收到礼物的人,说不定对你还会羡慕、嫉妒、恨啊~

 

  例五:唉呀,我真笨

  回应:在一些经历过类似事情的人眼中,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回应:在那些成功者眼中,他们往往把一些看似笨的事情当做是人生积累经验的踏脚石。

 

 

我们的思维模式常惯性的将一些事物的发生等同于一些结果,这个惯性的模式使我们往往在大多数时候忽略掉了其它部分……

 

  其它效果(发现固有思想或信念中的惯性想法,转变我们观点所联系和等同的结果,发现另一结果,以此来挑战或证明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有关。XY

 

  例一:快过年了,大家都归心似箭,不想干活

  回应:其实并不是因为大家不想干活,而是过年在每个人心中都很重要,同时大家都盼望着早日见到家人和放假。

 

  例二:年底了我压力好大

  回应:最关键的不是年底了,而是压力它在时刻协助和提醒我们要努力工作!

 

  例三:同事今天对我说,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好焦虑

  回应:这和我事情没有完成无关,重要的是在事情中有一部分在提醒我此刻有些东西需要调整和学习。

 

  例四:工作好累啊

  回应:其实并不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是我需要为自己寻找更加轻松的工作方式。

 

  例五:我说的话到现在还没有兑现,我好难过

  回应:难过并不是因为我没有兑现,而是我固有的思想模式过于陈旧,同时我在此事中是否有所学习?

 

 

凡事总有例外,总有你尚未发现的“存在”,遇见这些存在,它将破除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

 

  例外(找出信念或观点之外“尚未发现的存在”,这将挑战和丰富我们固有的观点或信念)

 

  例一:白痴的人总是干白痴的事

  回应:那舟舟呢,你认为他的指挥技术怎么样?

 

  例二:医生对我说,你这个病至少要调理一个月才有机会好

  回应:其实医生往往说的都是保守预计,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不需要一个月的。

 

  例三:热爱学习将来可以找个好工作

  回应:现在爱学习的人这么多,还有一部分人在家待业呢。

 

  例四:买这件东西的人,肯定是脑子烧坏了

  回应:厂家既然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说明买它的人还是存在的。

 

  例五:家庭幸福需要相互忍让

  回应:在生活中有些人当他们忍到极限后爆发时,是我们无法预计的。

 

 

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有一套自我从小到大所建立起来的准则体系,这个准则是自我的,不是事实存在的……

 

  自我检查(发现自我的思想准则,重新衡量这个想法,从而丰富我们的思想蓝图,以此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例一:这件事情好恐怖

  回应:当你看到或听到什么时,就构成了让你感觉恐怖的事情,假如没有这些元素会发生什么?

 

  例二:有钱人都是坏蛋

  回应:你是如何认知有钱人都是坏蛋的,他们具备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些这个世界上都会是好人了吗?

 

  例三:我感觉我很渺小,这让我很无力

  回应:有什么证明你很渺小,就让你感觉到很无力,你喜欢这个证明吗?

 

  例四:因为她不理我,所以她不爱我

  回应:你怎么知道她不理你就是不爱你?

 

  例五:压力山大啊,我承受不了啦

  回应:这个想法好重啊,你愿意接受这个想法吗?那这个想法是怎么构成的?

 

 

准则层次(觉察和发现支持现在这个想法之上更为重要的想法,以此来拓宽和拉高我们的思维层次,既信念之上的信念。)

 

例一:我觉得我运气很差,所以我很倒霉

回应:相信自己总是有方法的,这比相信之前的想法更有意义。

 

例二:我业绩很差,很焦虑

回应:无论如何焦虑都仅仅只是让我困在现在,这对我来说是帮助吗?我要的重点是什么呢?

 

例三:我不喜欢向人求助,因为我从未想过

回应:如果有一个更快速的方法帮助你实现你想要的,这何乐而不为呢!

 

例四:我压力山大,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回应:如果这份压力帮助你觉察和发现你之前尚未了解的东西,这是一次多么有益的促进成长啊。

 

例五:我感觉我睡觉不足

回应:将经历放在你认为更重要的地方,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既睡眠充足又能将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做的更妥当的方法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