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易虹老师-从高考谈绩效改进
(2015-12-28 17:06:46)
标签:
转载 |
高考刚刚结束,曾经接受过高考洗礼的我们,相信对这个过程一定记忆犹新。我们今天就来谈谈高考与绩效改进。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咱们当地,比如各省、市最好的学校是哪所学校?我是成都人,成都最好的学校是7中;其他朋友说的学校有:辽宁实验中学,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大附中,临沂一中,天津南开中学,青岛二中,武汉华师一附中,哈尔滨三中,等等
大家说了这么多各地的好学校,我们判断一所学校好还是不好,会看哪些指标呢?硬件、软件、老师、学生……,一定会有的一个指标就是——升学率。我们来看一个全国各地中学的排名表: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全国中学第一的是北京的人大附中,不管对人大附中有多少非议,在排名上还是第一。我女儿今年9月就6年级了,最近一直在关注小升初,在所有小升初的家长讲座中,业内的权威人士都不止一次地说到人大附中,从升学上看,人大附中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人大附中的刘校长被大家誉为是能影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人。
我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研究绩效改进,所以也就对所有可能和绩效改进相关的内容都非常感兴趣,也特别对人大附中这个中国最优秀的中学做了一些调研。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孩子都上课外辅导班,咱的孩子都上吗?那人大附中的孩子上吗?上?不上?哪个答案对?其实是有选择的上。我知道人大附中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数学物理可上,语文绝对不能上,如果语文一上辅导班,孩子就只用技巧了,而语文是需要靠积累的,技巧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其实,老师讲到的是关于学习的“道、法、术、器”,道是目标,法是选择方向或方法,术是模板,器是文字。我们知道的用什么技巧、方法和工具来做一件事情,实际就是术和器层面上的内容。
我们来看上面这个表格,这是人大附中一个孩子一学期的语文成绩统计表,表的横轴是这个孩子每个月月考的成绩,纵轴18行就是考试卷的结构,一模一样,所以,老师就是守着中考、高考的这张卷、这18道题帮助咱孩子系统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提分。
我相信这张表大家明显能看出来哪好哪不好,补吗?补和不补,哪个对?对还是要选,要根据什么选?根据孩子得分和丢分的情况选,好的不补,不好的补。1-7题,孩子基本满分,偶尔扣分,这部分肯定不补。再来看8、9两题孩子扣分很多,补吗?
对还是要选,要根据什么选?就是咱班孩子整体的学习情况。这个部分在绩效改进系统的工作坊里就是做罗斯威尔的4w模型分析。也就意味着这张表的背后还有全班统计表和全校统计表等一系列表单来帮助我们选。比如,8、9两题,孩子扣分很多,可能是孩子的问题点,如果这时我们看全班统计发现就咱孩子这儿差,别人都好,那这儿就是咱孩子的问题点,咱得使劲;但是如果80-90%的孩子这儿都错,实际就意味着这是难点,老师就会 选择集体攻坚、统一解决。
接下来就教孩子方法,比如开头,最容易得高分的方法是场景式开头法:月黑风高的一个晚上,一个身影走过,冷冷地扔下一句话。场景就出来了。炮火硝烟的地方,一个声音朗声喊道:同志们冲啊。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连连续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如果写成我最喜欢的电视连连续剧是《亮剑》,《亮剑》的主人公是李云龙就得不了高分。
中间展开各种描写:人物外表、语言、行为、心里、情绪等细节,一定是三大段。到结尾,如果是一篇关于爱的文章,通常我们结尾就会写成:“人间有爱,生活才能更加充实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我们要做充满爱心的人,不仅使对社会有价值,也让自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大家发现技巧实际容易掌握,掌握了技巧,达到相对高的成绩不难。但要写出精彩的文,满分的文,没有积累就做不到了。
我们今天讲的话题是高考与绩效改进,那人大附中的这个例子对于我们企业,对于我们管理者的启发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讲的话题是高考与绩效改进,那人大附中的这个例子对于我们企业,对于我们管理者的启发是什么呢?
对于管理者的启发和思考就是:精准地确定问题,找到产生问题背后的最根本的原因,有效地给出解决方案,还能让方案落地实施。这就是绩效改进。中国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有含义,接下来我们用拆字法来解一下绩效改进。
绩效改进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越来越好。我们先看“绩”,如果用绩组词一般会组成绩、业绩,成绩、业绩这两个词是中性词,中性词就是一定要用比的方式才能知道结果。比如孩子考试回家说妈妈我今天考了60分,妈妈不开心,孩子说其他人都不及格,妈妈遂笑颜如花;第二天孩子考试回家说妈妈我今天考了99分,妈妈很开心,孩子又说其他人都100,妈妈会觉得99已经很好了,但多少有些遗憾,为什么我家孩子扣了一分。所以绩是两个含义,一是出数字,二是比,比的结果就是用来选的。
再看“效”,效组词效率和效果,效率一般指速度,效果一般指结果。在效率效果之上我们叠加一个选对和做对的概念。中国的成语“南辕北辙”很好地诠释了这个概念,一个人要到楚国,楚国在南边,但他策马扬鞭往北走,问为什么?说了三点,一我的马好,二我的驾驶技术特别高超,三我的盘缠特别足,用现在话来讲就是不差钱。这三点做的越好离目的地就越远。
所以我们就能给出这样一个矩阵,纵轴是选,上下分别是选对选错;横轴是做,左右分别是做对做错,一交叉就有了这个矩阵,1、2、3、4,四个象限,我们最喜欢哪个?
是的,大家都特别喜欢第一象限,选对又做对;最不喜欢哪个象限,答案就不一样了,2、3、4都有选。第三象限,选错做错,看似一个特别错的象限,但实际上有可能是对的,比如我炒股,今天我选择了一支股票,时间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是今天操作时我出错了,没买上,其实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件好事儿了。
“效”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长期和短期的概念,比如现在在全国大江南北蔓延的雾霾就是短期经济高速发展和长期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以总结而言,效实际就是一种对比之后的选择,选择正确的、合适的、性价比高的。
“改”是一个过程,中国人不喜欢这个字是因为我们认为错了才改,但实际改也是中性词,改就意味这四个方向,错了改对、错了更错、对了改错、对了更对。所以当改和进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只可能是两个结果,错了改对和对了更对。
诺基亚CEO在同意微软收购时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诺基亚是一家值得敬佩的公司,诺基亚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世界变化太快。自己不变,就要被别人"变"掉!你也没有错,但是如果你的思维跟不上这时代,你也即将会被淘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变革怎么会突破,百度干了央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沃尔玛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移动的事,不是外行干掉内行,是趋势干掉规模。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变才是永远的不变!
成本产出比最大化,其实就是在过程中不断地选择最适合、性价比最高的方法。这些都了解以后,我们再帮大家把刚才这段话总结成三个关键词:选择、改变、目标,也就是我们要用系统方式选择正确的、合适的、性价比高的,改变我们固有的行为模式,才能达成组织的目标。
我们用高考和绩效改进的关系,和大家讲完了绩效改进是什么和绩效改进对管理者而言意味着精准地确定问题,找到产生问题背后的最根本的原因,有效地给出解决方案,还能让方案落地实施。那绩效改进是否很难操作?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我去年春节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微博,一家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发的,他说他在公司工作了四年,终于做到公司Top sale的位置,公司为了表彰他的业绩,邀请他在公司年会上分享成功经验,小伙子好好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说我四年迈了四大步,四步上了四个专业台阶,大家看到片子了,这四步就是:幻灯片演讲——自己讲;解答客户疑问——互动讲;深入沟通产品优势——发现需求;引导处方,改变处方习惯——引导需求。
当时和我一起看这条微博的还有西安杨森大学的邬丽萍老师,邬老师说这个人太厉害了,靠自己的能力总结出了这么好的关于一个医药代表的专业成长路径,而且相当正确,但是,在西安杨森一个S100,就是销售序列里排在最底层的员工四个月走完这四步,邬老师说:不好的企业真是太害人。其实,就是这个人摸了四年摸出来了,但是有多少人摸死了呢?而这些事情恰恰是绩效改进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很多企业都说人不够用,招不到人,但是我对招到的人和已有的人是怎样快速培养和不断提升绩效的呢?
我们再给大家看一个新人如何快速适岗的案例,这是我们的一个客户汽车之家做的“关于一个IT策划中心十二周新人培训安排”,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梳理清楚一个新人来到公司后每周的安排:周目标、周任务、周考核内容、需要什么资料才能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经过那些培训才能掌握完成任务的技能。部门总监是这样说的:这个内容让我们成功地度过了前两年IT策划人才荒,我们可以做到在这儿工作一个月的人相当于在其他公司工作6个月的结果。
我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铁打营盘就是这样建成的,而这恰恰是绩效改进最基础的运用:就是选择让新人快速成长的方法和工具,让新人的行为快速转变,表现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从而达成组织目标。
我们今天用高考的话题和大家分享了绩效改进的概念,其实大家更想知道绩效改进怎样落地,我们后续还会有时间继续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