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抗抗

(2011-09-20 19:24:01)
标签:

杂谈

张抗抗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中文名: 张抗美
别名: 张抗抗(常用)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杭州
出生日期: 1950年7月3日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

目录

基本资料
家庭背景
个人简历
创作经历
评价
作品
专集目录
获奖状况
荣誉
网友评价
影响
人生观点
  1. 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
  2. 好作品高于一切荣誉
中国作家协会历届主席团
基本资料
家庭背景
个人简历
创作经历
评价
作品
专集目录
获奖状况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张抗抗
  张抗抗,当代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3年考入杭州市一中,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中,《城市的标识》被选入小学教材。《地下森林断想》被选入中学教材。
  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2009年11月13日,被聘为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编辑本段家庭背景

  张抗抗
  张抗抗在建国后的第二年即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她家原籍广东新会。抗抗两岁那年,就跟着父母进了审干学习班。爸爸妈妈这对抗战后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因受到政治上的误解,被迫离开《浙江日报》 。她的爸爸,为革命做过多年记者、编辑,不得不改行当了车工、泥水工、搬运工。几十年的逆境,他不气馁,也不向任何人诉苦,这对女儿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她的母亲,单纯、善良、富于同情心和幻想。青年时代曾写过儿童文学作品,1948年辑成小册子出版,取名《幼小的灵魂》。这位有志于文学的青年,由于受到丈夫的牵连。也改行当了中学语文教员。在逆境中,她把对生活的爱、对文学的爱,全部倾注在女儿身上。抗抗刚会说话就开始背诗,听妈妈讲故事、唱歌。到了上学的年龄,便跟妈妈一起上学校,每天步行,早出晚归,在路上听妈妈讲故事、念诗、学普通话。 大概从那时起,她对文学就发生了兴趣。

编辑本段个人简历

  张抗抗
  1963年-1966年,就读于杭州一中初中。
  1969年前往黑龙江鹤立河农场劳动,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
  1977年-1979年,在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
  1979年进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2009年11月13日,被聘为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编辑本段创作经历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等。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从此以后,她一直将思考的重心放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细腻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

编辑本段评价

   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后来在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职,成为专业作家。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2008年,作为评委出现在首届“文学之新”大赛上。
  2010年,作为评委再次出现在第二届“文学之新”大赛上,参与命题与评审。

编辑本段作品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等。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有《城市的标识》《海市》等多部作品进入了小学课本。
   《地下森林断想》被编入初中课本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文章最后揭示哲理,点明主题思想。哲理性的话是:“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会屈服啊!”这一哲理既与地下森林形成和发展相关,同时又超越了地下森林事件的局限性,而上升到“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的普遍道理层面。当然,作者的寓意决不仅限于此,“谢谢你的启迪”这句话似在暗示作者领悟得更多,引发读者往更为广阔普遍的事理方面思考,即想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地翻覆,方显英雄本色;火尽烟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莫不如此。也就是说,这一部分既写作者眼中所见的地下森林面貌,又写作者的观览感受和受到启发后的深思,总的说来主观色彩、抒情色彩非常明显。(据不完整资料统计) 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德文、法文)在德、法国出版短篇小说《夏》:(日文、法文)在日本、法国出版短篇小说《牡丹园》:(英文)发表于加拿大某刊 短篇小说《白罂粟》:(德文)发表于德国某刊 短篇小说《空白》 《睡神在太阳岛》 (39--41--37) 《我们需要两个世界》、《北极光》节选等 《中国文学》 中篇小说《北极光》:(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出版 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英文)新世界出版社 散文集《花的节日》(英文,多人合集):遗失日记、 我的节日、恐惧的平衡、出售与投资、鹦鹉与流浪汉、寻回自然 中国译林出版社 中篇小说《残忍》:(法文)法国巴黎BLEU DE CHINE出版社 中篇小说《残忍》:(英文)香港大学《译丛》主要作品

编辑本段专集目录

   短篇小说集:
  《》 1981年11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白罂粟》 1986年10月北方文艺出版社
  中篇小说集:
  《张抗抗中篇小说集》 1982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塔》 1985年5月四川文艺出版社
  《陀罗厦》 1992年7月华艺出版社
  《永不忏悔》 1994年10月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
  《永不忏悔》 1995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银河》 1996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散文集:
  《橄榄》 1983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小说创作与艺术感觉》 1985年6月百花文艺出版社
  《地球人对话》 1990年6月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野味》 1992年3百花文艺出版社
  《你对命运说:不!》 1994年1月上海知识出版社
  《恐惧的平衡》 1994年4月华艺出版社
  《牡丹的拒绝》 1995年3月春风文艺出版社
  《张抗抗散文自选集》 1995年5月天津百花出版社
  《故乡在远方》 1995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
  《柔弱与柔韧》 1996年5月湖南文艺出版社
  《沙之聚》 1996年6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山野现代舞》 1998年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
   《沧浪之水》 1998年1月江苏文艺出版社
  《女人的极地》 1998年4月台湾业强出版社
  《风过无痕》 1998年9月江苏人民出版社
  《鹦鹉流浪汉》 1998年11月重庆出版社
  《女人说话》 1999年9月江苏人民出版社
  长篇小说单行本:
  《隐形伴侣》 1986年12月作家出版社先后6次印刷
  《隐形伴侣》 1995年5月华艺出版社再版
  《赤彤丹朱》 1995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情爱画廊》 1996年4月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
  《情爱画廊》 1998年12月台湾业强出版社出版
  其它:
  《张抗抗代表作》 1991年,北方文艺出版社
  《张抗抗儿童文学作品选》 1991年6月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张抗抗自选集》5卷 1996年6月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张抗抗卷》 1998年10月 人民文出版社
  《张抗抗影记》 1998年10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大荒冰河》(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丛书) 1998年10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小说改编情况:
  《隐形伴侣》改编为8集电视连续剧,已播映
  《情爱画廊》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已播映
  《城市的标识》选入六年级下册 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获奖状况

  《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红罂粟》获首届《上海文学》奖、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获黑龙江省文学大奖赛大奖、《赤彤丹朱》获东北文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张抗抗散文自选集》获东北文学奖散文集一等奖、中篇小说《钟点人》获《东海》全国纯文学最高稿酬奖、1995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中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其它各省市刊物奖数十次、各报副刊全国奖数十次。

编辑本段荣誉

  张抗抗
  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获黑龙江省文学大奖赛大奖
  《赤彤丹朱》获东北文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张抗抗散文自选集》获东北文学奖散文集一等奖
  中篇小说《钟点人》获《东海》全国纯文学最高稿酬奖
  1995年获庄重文文学奖
  1998年获中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
  其它各省市刊物奖数十次、各报副刊全国奖数十次
  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2008年,作为评委出现在首届“文学之新”大赛上。

编辑本段网友评价

  2003-10-27 10:26:53 新浪网友 就 张抗抗全新小说面世—— 《请带我走》 发表评论 IP:211.150.204.*
  又读到了张抗抗,让我重又找到了大学时钻到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饱读当代小说时的感受。平实的文字下流动着细腻的生活之流。在一个惯于张扬出位的时代,通过阅读安静下来,才能重新找回自我。感谢出版界仍有人有如此的眼光,为读者捧出这样一份健康的精神食品。
  2003-10-26 19:45:47 新浪网友 就 张抗抗全新小说面世——《请带我走》 发表评论 IP:61.133.63.*
  终于等着一种单纯的文字,一种毫无噱头的情绪,其实文章除掉卫慧之流的字眼,是可以写的这样好,所以一流的是一流的写法,三流是三流的写法 。

编辑本段影响

  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张抗抗从这部带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的心态小说《隐形伴侣》中找到最能发挥其思想与艺术个性的形式。她打破了长篇小说一般传统的叙事模式,从人的主观心态出发进行总体构建。以肖潇这位年轻女性主角为中心,拉开她的外视及内省的心理活动线索,打破时序,超越时空,忽实忽虚、忽梦忽幻,一任心态的流动。让读者跟着肖潇心理活动走,以此传达作者对社会、人性的哲学思考
  张抗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后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创作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但她依然锲而不舍,以敏锐的艺术嗅觉感觉时代运行的脚步声,刻意追求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建立与完善和思想的深度与哲学意蕴。

编辑本段人生观点

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

  张抗抗
  我早已“扬弃”了所谓“完美女性“的理想。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事实上,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女性。我的《情爱画廊》中的水虹,是个美丽聪慧的女人,但她“背叛”了丈夫,用传统的道德标准衡量,恐怕是最大的不完美。
  我也喜欢《超级女声》里的李宇春唱歌时表现出来那种自信、从容、大气的内在气质。我至今没有想过李宇春究竟美不美,这不那么重要;尤其是我认为她美还是不美,对于大众更是无关紧要。现代审美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在我看来,变化着是美的。个性比美貌更吸引人,说明年轻人的偶像不是盲目产生的,必然有其选择的必然性在内。
  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审美趋势表现为张扬、外露、蓬勃、独立;况且,人的本性喜新厌旧,都希望表现出“新异”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再则,市场经济和商业时代,更需要不断制造新的热点。最重要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女性获得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有了审美选择的自由,女性首先要“扬弃”的就是以前的社会审美规范强加于女性的标准。而希望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周边环境,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自由。

好作品高于一切荣誉

  当选本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作家同行、各级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作品写好,一个写作者,只有创作好作品才是高于一切的荣誉和永远的追求,才能不负众望。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生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对于文化艺术的公益活动将尽力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年08月25日
后一篇:张抗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