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教学设计

(2011-04-24 20:22:35)
标签:

杂谈

集   体  备 

内容

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教学设计

地点

三楼大办公室

主讲人

李代安

参加

人员

夏翠霞  李秋玲  李代安

 

 

单元集体备课

第  五  单元 

      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比较多,如年有平年与闰年,月有大月与小月,还有上半年、下半年,四个数学知识。因此,以年、月、日三个知识点为框架,这点知识结构很重要。在结构中记住知识,在结构中提取知识。

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学位,时、分、秒是较小时间单位。如果把6个时间单位依次排列,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复杂,也需要组成结构帮助记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和闰年判断方法。

策略目标:让学生尝试计算平年和闰年一年的天数,通过底注,补充说明判断闰年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

时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判断平、闰年。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教学措施: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注意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

5、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时划分:6课时

信息窗一     1、2课时

信息窗二     3、4课时

我学会了吗  5、6课时

单元达标测试计划:

      4月下旬   进行单元达标测试

 

 

 

课时备课

年级:三

学科:数学

  五  单元

教案设计者:李代安

课题:24时计时法

      课时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

计算。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

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

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神六发射成功的录像  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复   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神州”六号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这件事吗?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课件播放神六发射成功的录像)

谈话: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馆,去领略那神奇的太空世界,好吗?

谈话:同学们来到天文馆前,他们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58页信息图)

二、探索新知

1、认识24时计时法。

⑴谈话:认真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⑵谈话: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咱们一块来研究好吗?

教师出示:15:00是几时?(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⑶谈话:想一想,时针指着5时,表示的会是什么时刻呢?时针指着8呢?指着10呢?怎样表示才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

⑷小结:人们为了计时方便,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⑸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是用24时计时法的?

3、简单的时间计算。

⑴谈话:下面咱们一起来解决“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的问题。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你们都能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方法)

⑵谈话:同学们,晚上你们一般几时睡觉?昨天晚上你们是几时睡觉的?今天早上又是几时起床的?你睡了多长时间?

⑶学生回忆、交流,重点说一说“睡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总结反思

谈话: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

 

 

 

 

第二课时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天文馆,学习了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要用到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在哪里见到过使用了24时计时法?(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

一、动手动脑  你说我拨

1、游戏“你说我拨”。

谈话: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你说我拨”。

请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模型钟表,同位合作,一个同学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一个时刻,同位在模型钟表上表示出这个时刻。然后同位互换,如此3遍,开始。(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请一组同学上台演示。

二、 走进生活  解决问题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24时计时法,下面我们看看金喇叭广播电台的播音时间表(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4)

金喇叭广播电台播音时间表

第一次5:30—7:30

第二次11:00—13:30

第三次17:30—20:30

第(1)问可以指名口答。

第(2)问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要提醒注意。如:计算三次播音时间,时、分间的进率是60。然后集体交流。

第(3)问可先提问4:50改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是多少?再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下面是北京时间与东京时间对照表。(课本自主练习5)

教师应简单介绍由于地球的自转各国出现时差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来介绍给同学。然后,让学生独立观察时间表,找出变化规律,再进行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

3.课件出示题目(课本自主练习6)

这道题有难度,因此可以先同位合作、讨论,分析题意,弄清水路长与时间和船速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推算时间。解答方法可能有多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简便合理的方法。

三、 拓展练习  提高能力

出示题目:自主练习第7题。

(1)小组合作,讨论

(2)全班同学集体交流

该题的难度较大,在小组合作前脚时刻引导学生分两段计算时间。如计算济南——北京的火车从22:45到次日6:37的全程运行时间时,因24:00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可以24:00为界分两段计算时间,然后合起来求行使全程的时间。

 

 

题组训练:

⑴请你说出下面时刻的实际意义。

16时   21时   19时

⑵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第59页三幅图)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区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⑶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对口令,我说时刻,你来判断他用的是哪种计时并把他转化成另一种计时法吗?

题目:上午9时     凌晨3时     晚上9时     14时     7时

引导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反复练习。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15:00    下午3时    画一画   拨一拨   算一算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年级:三

学科:数学

  五  单元

教案设计者:李代安

课题:年、月、日

      课时第 3、4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初步建立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概念; 知道各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3、通过收集材料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产生对数学的 亲切感。

4、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初步建立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概念; 知道各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课前准备: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复   案

一 激趣导入

师:老师听说呀,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说儿歌,有一首儿歌叫《太阳、地球、 月亮》,还记得吗?咱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好吗?

学生朗诵: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 地球跑。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是怎么转的。 (电脑显示三球转动图。师生一起观看。)

师:谁能告诉大家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板书:年)

师:小朋友们了解的知识真不少!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 (板书:月)

师: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 自己也在不停地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又需 要多长时间呀? 对了,一天也就是一日。(板书:日)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就请小 朋友自己去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有没有信心?

二、 自主探究

1、 研究“一个月有多少天”

(1)观察、比较年历得出“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要想研究年、月、日的知识,我们得学会观察年历,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 书,看看书上是哪一年的年历?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

师:咦,我们小朋友的节日是几月几日呀?找找看星期几?国庆节又是几月几日啊?又是星期几呢?

师:刚才小朋友们由1993年的年历知道了这年有12个月,有些月有31天, 有些月有30天等等,那么其他年份是不是也这样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课 前自己收集的年历比比看,又有什么发现?

(板 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

师:那么谁来告诉大家30天的又有哪几个月的?其他小朋友看看是这样吗? (板书:30天:四、六、九、十一各月)

(2)大、小月的记忆方法 师:习惯上我们把每月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每月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板 书:大月、小月)大月有几个?小月呢?

师:我们怎样能很快记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有什么好方法呢? 打开书看看,书上有哪些记忆的方法? (学生看书,小组交流)

师:谁说说的?书上有哪些记忆的方法? 拳头图 儿歌 当学生说用拳头图帮助记忆时,第一步:先让学生介绍,然后演示。第二 步: 电脑显示拳头图,大家一起数。强调:数到凸起的都是大月,凹下去的除 二月外都是小月。第三步:小朋友们,你数给我看,我数给你看。

师:我们可以用拳头图帮助记忆,还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你自己还能想出什 么好的记忆方法呢?大家讨论讨论。 (学生发言)

师: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编些儿歌,想些好方法帮助记忆大月和小月。

 (3)练一练。

师:刚才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记住了大月、小月,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记 得牢。九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八月呢?

师: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老师说月份,如果是大月男生站起来,如果是小 月女生站起来。 三月 六月 七月 十二月 二月

师:唉啊,二月究竟是什么月啊?二月是大月吗?是小月吗?对了,二月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个特殊月,有多少天啊?

2、研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师:我们把二月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二月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板书 28天:平年二月 29天:闰年二月)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书上1993年的年历,1993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呀?你 怎么知道的?再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手中的年历卡,告诉大家是哪一年的?是 平年还是闰年?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发言)

师:要知道哪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都要查年历吗?如果老师问你1925年是平 年还是闰年,没有年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想知道新的判断方法吗?

师:老师帮小朋友们统计了一张表格,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张表,有什 么发现呢?引导学生得出“四年一闰”。

师:通常4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我们称为“四年一闰”。 猜想:咦!这个闰年的年份数会不会与“四”有什么关系啊?先猜猜看,然后 小组讨论讨论。 验证:闰年的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平年的年份数除以4有余数。

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判断:1925年、2040年、1949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师:请小朋友们再看一看1900年,它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谁说的? 师:1900年是平年,不是闰年,为什么呢?听了时光老人的话你就会明白了。 电脑显示时光老人对“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诠释。 得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这句话中的“一般”能改成“一 定”吗?

练习:这几个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电脑显示) 1980年 1600年 2001年 2008年

3、研究“一年有多少天”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年中各月的天数,那么你能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数吗?算算 看。

师:谁能一下子说出闰年全年的天数的?怎么想的?( 板书:365天平年 366天闰年)

四、归纳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通过自学研究知道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很多,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解决,还可 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呀? (课后去图书室查资料、上网获取信息等等。)

那么,刚才的几个问题就请小朋友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好吗?

 

 

1、填一填

①一年中有( )个大月,( )个小月。

②七月份有( )天,八月份有( )天。

③四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④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2、辨一辨

①36个月就是3年零6个月。( )

②每年都只有4个小月。

③1400年是闰年。()

④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

3、想一想

一个人出生以后已经过了10个生日,猜猜他可能多少岁?

 

板书设计:              年   月  

                   大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

                   小月:   30天: 三月 六月 七月 十二月

                 28天:平年二月 29天:闰年二月

                   365天平年 366天闰年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年级:三

学科:数学

  五  单元

教案设计者:李代安

课题:我学会了吗?

      课时第 5、6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巩固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品质。

 

重点、难点:

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巩固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儿歌

教学过程

复   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据老师所知很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在活动中又学到哪些课外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二、解决问题

1、出示第65页第1题情境图

谈话:手工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手工制作,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有多少天?

(2)    猜一猜,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

(3)    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

(4)    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哪天?

… …

2、解决问题。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5月份有多少天?你还知道哪些月份和5月份的天数一样?这些月份叫什么

月份?

(2)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这些月份叫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大小月的?(让学生介绍儿歌、拳头等记忆方法)

(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回顾平年、 闰年的相关知识)

(4)说说你知道的节日,在年历卡上找出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

(孩子们都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生日,对于父母的生日部分孩子是记不住或根本不知

道。)

谈话:同学们,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操劳,每年都会给我们过生日,从不

会忘记,可是我们却没有记住他们的生日这样应该吗?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学生畅所欲言)

表扬那些记住父母生日的同学,希望其他同学能像他们一样体谅父母,懂得感恩,

做一名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3、科技小组活动。

谈话: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假期也安排了丰富的活动 (出示第65页第2题的图和表格)出示问题:

(1)小刚周五坐自行车去看《月球探险记》,13:00出发,能准时到达吗?

(2)他周六坐公交车去看《神秘的天体黑洞》。如果公交车每分钟行1千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

(3)    同位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场次时间,用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准确的表达要解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果表达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让小组同学评价一下谁的表达最完整最清楚。

 

第二课时

三、拓展活动

1、猜一猜

课件出示:过生日的场景

小红: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

小刚:我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第一天。

小美: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

小明:我的生日是八月的最后一天。

小华:我今年12岁,只过了3个生日。

根据小朋友的话,你能猜出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

把你的生日也变成一句这样的话,让小组里的同学猜一猜你的生日是哪天?

2、玩一玩

每个月份出生的同学各选一名在教室按顺序站成一排。

谈话:听老师口令,看看谁反应最快。

(1)大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小月出生的向后一步走。(为什么有个同学没有

动呢?)

(2)第一季度出生的同学挥挥手;第二季度出生的同学蹲下;第三季度出生的同

学笑一笑;第四季度出生的同学跳一跳。

(3)建军节那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想对解放军们说点什么?国庆节那

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有什么话对祖国说?母亲节、父亲节那个月出生的同学向前一步走,你们有什么话对爸爸妈妈说?

之后可以让下面的同学出题目。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1、判断正误。

(1)每年都有365天。()

(2)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3)小华说:“我爸爸4月31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4)小明说:“我表弟是1992年2月29日出生的。”()

(5)1900年是闰年。()

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口答)

3、拓展练习。

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

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儿歌、拳头等记忆方法    科技小组活动。  拓展活动

教后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