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特色选拔】回顾班本课程实施,分享课程行进经验——记龙湾四幼班本课程特色展示暨交流分享活动

标签:
教育区四幼 |
分类: 3.园本教研活动 |
在积极建设适宜性园本课程的背景下,为了优化课程审议,提升教师对儿童发展状态的敏感性以及班本课程建设能力,龙湾四幼于2019年11月28日中午在园内开展了班本课程特色展示暨分享交流活动。
虞永平教授说“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从幼儿个体、经验、兴趣、班级情况出发,建构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班本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各班教师从课程的背景起源、主题脉络梳理、主题资源的有效利用、多元评价等方面,结合一个个具体案例,以课程叙事的形式,分享了“垃圾分类”“好玩的布”“甜蜜蜜”“香蕉和它的朋友们”等9个具有特色的班本课程。
通过分享交流各个班本课程的脉络轨迹与课程故事,教师们一同进行了课程回顾与思考。“什么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呢?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什么呢?如何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寻求教育点?怎样结合带回家与爸爸妈妈的亲子大调查?”等等,通过交流老师们对于如何生成班本课程有了些许实践经验。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学会了记录,学会了从环境创设中留下班本活动的痕迹,或者把课程教育隐含在环境中。通过交流与分享,教师们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梳理,感受到了开展班本课程的意义:中三班徐施施老师在《不“纸”如此,乐在其中》的主题交流中分享孩子们亲子动手制作纸的活动后,孩子们由衷发出了“一张纸来之不易”的感叹;中二班张乐乐老师介绍“垃圾分类”的班本课程后,孩子们通过“堆肥实验”对于处于垃圾变废为宝(变成肥料)感到惊喜,通过生活垃圾大调查,带动爸爸妈妈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让孩子们带进家家户户;小二班陈贞贞老师在介绍“香蕉和它的朋友们”课程中,讲述孩子们喜欢上了黄黄的香蕉,上超市自己买香蕉,去寻找和香蕉颜色一样的物品……在班本课程行进中,教师们真正去捕捉孩子的兴趣,关注孩子们的经验,尊重孩子们的行为。
本次学习活动,通过对班本课程的推进有效交流与反思,切实帮助教师们解决了在班本课程实践中一些共性的困惑和难题,积累了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课程实施意识与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