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击两鸣法“在《红楼梦》中的运用

(2011-07-16 07:29:26)
标签:

可卿

金陵

夏金桂

宝玉

凤姐

杂谈

分类: 红楼探析
 
http://pic.babytree.com/foto/photos/16/87/02/246f1a572239b27c4562fc5_b.jpg

            “ 一击两鸣法”在《红楼梦》中的运用

                                         文/醉染潇湘

    上次提到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在阅读时要仔细领会作者的多种创作手法,这对于我们深刻领会文章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列举了作者在书中运用的“草蛇灰线法”,下面我们来谈谈作者“一击两鸣发“在文中体现在何处。       
     所谓一击两鸣法,就是在写—个人的时候,夹带写出另一个人,达到一笔写两人的目的,一击两鸣法既可写人外貌,亦可用来表明人物关系的亲疏。
    第五回写林黛玉初入贾府,贾母对她珍爱异常,视为掌上明珠。“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如宝玉。”【脂批:妙极,所谓—击两鸣法,宝玉身份可知。】贾母对孤苦无依的外孙女林黛玉视为亲孙,如宝玉一样。在这里作者就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巧妙地把宝玉和黛玉的共同点联系起来了。
     书中第七回,原文:
     说着,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走出房门,见金钏仍在那里晒日阳儿。周瑞家的因问他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么?"金钏道:"可不就是。"
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甲戌双行夹批:一击两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再忽然想到秦可卿,何玄幻之极。假使说像荣府中所有之人,则死板之至,故远远以可卿之貌为譬,似极扯淡,然却是天下必有之情事。】
    在这段文的批语中,直接点明了说香菱象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作者所运用的是一击两鸣发,自然而然的把香菱与可卿联系起来,说明香菱也具有可卿同样的品行,初读这段的朋友,一定会有疑惑,香菱,真名甑英莲(真应怜),出身当地望族之家,自幼被拐子拐卖,最后落到薛呆子手中,做了妾,自己身世不知。作者把她俩联系起来,是要说事的,也就是说在可卿身上同样也有类似的遭遇。而作者曹雪芹在对秦可卿的描述中却大量的运用了“隐”的手法。关于这一点,在另篇文中有讲述,不再作一一解释。
    第七十九回: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资色,亦颇识得几个宇。若论心中的丘壑经纬,颇步熙凤后尘。

       作者形容夏金桂“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
    在前面回目中,我们已知道凤姐的“丘壑经纬”:持宠傲人、谄上压下、贪得无厌、口蜜腹剑、阴险狡作。作者把凤姐与夏金桂拿来对照,说明她俩身上拥有的共同之处。让凤姐作为一面镜子来映照夏金桂,读者对夏金桂的心理、品性也就有了了解。而夏金桂的“颇步凤姐后尘”的丑恶行经,又成了映照凤姐的—面镜子。
      再比如,在书中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警幻之妹乳名兼美可卿者同领警幻所嘱之事,平生第一次梦遗,是在贾蓉之妻可卿的床上,紧接着,在第六回又描写宝玉强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也是在可卿的床上,在这里,作者把袭人与可卿又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是告诉我们,虽然宝玉与这两个女子都有亲密的关系,但是却有本质的区别,这就存在着真假之说了,宝玉与可卿梦中所行之事是幻,所以不能当真,可卿只是宝玉的梦中情人,而与袭人有云雨之欢是真人操练,而袭人作为金陵副十二钗的女子,与宝玉有着如此亲密的关系,足见袭人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像这种相互映照,相互联系的地方很多,作者就是运用了这种手法,把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巧妙地联系起来,互相贯通,环环相扣,来实现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千万不能粗心大意,漏过任何蛛丝马迹,这样才能在不断欣赏的同时,达到学习作者高超写作手法的目的。

http://pic.babytree.com/foto/photos/10/74/30/246f1a572202b27c5bf803a_b.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