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2013-06-03 20:58:48)
标签: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设计校本培训 |
分类: 教学分享 |
教材内容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
学科:小语 |
班级:四(1)班 |
||||||
单元 |
第四单元 |
授课时间:2013.4.16 |
第一课时 |
||||||
课题 |
《金色的鱼钩》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掌握概括记叙文的方法,能准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
||||||||
重、难点 |
重点:研读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片段,体会老班长尽心尽责、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
||||||||
学情分析 |
本文以感人为基调,以外貌描写为主线,虽为略读课文,但容纳量大。学生虽有一定得语言积累,但概括能力欠缺,朗读能力一般。故在此设计中我以用眼、用心两种方法让学生抓住外貌和感动这两条线索,提升概括能力,学习描写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
||||||||
|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
||||||||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①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2.师:首先我们来学习这课词语。 出示词语PPT②:
②师指出“唉”是多音字,另一读音是 ai,词语为唉声叹气 : 二、初步感知: 预设一:1、师: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围绕着金色鱼钩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生①: 生②: 2、师引导:听了她们这样的概括,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我们比较哪位同学概括得好?她抓住了什么?省略了什么? 3、小结:我们概括文章要抓住主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是我们学习记叙文的方法。 预设二: PPT③
小结: 是的,概括就是去繁就简,抓住六要素,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略读课文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用眼用心,重点赏析 (一)用眼观察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有了收获,来,把你们的收获读给大家听。 你找到的是PPT④
是啊,一个快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 (2)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可想而知,在长征途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战士啊! 2、“”→“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你看到的老班长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 (1)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又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请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2)是的,饥饿正一步步的向他们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将有生命危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大草原。(PPT出示) (3)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们也将长眠于此,你说,老班长还能睡得着吗?他们能甘心放弃吗?多少人在等着他们走出草地? (4)正当老班长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时他发现了什么而变得喜出望外?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一忧一喜之间,你看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啊!(板书:尽职尽责) 3、你找到的这句又让大家产生了疑问(PPT出示:“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1)是什么原因,老班长的笑容收敛了?你说。他在担心什么?仅仅是担心他们不喝吗?是啊,还担心他们没有体力支撑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刻啊,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2)当他看到我们吃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忧一喜,说明了什么? 师: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红军战士! 4、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 我们来看看,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PPT出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生:20多天。 师:同学们,老班长觉得这20多天是长还是短?什么时候你觉得时间特别长? PPT出示: 师:哪句话让你感受到老班长认为这20多天是多么漫长啊?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熬。 师:这20多天,老班长怎么熬过的呢? PPT出示: 快速默读4-23,完成作业单: 当我们坐下来休息时,老班长 当我们进入梦乡时,老班长 当我们喝着美味的鱼汤时,老班长
当我们 生交流反馈。 师:面对饥饿,面对劳累,面对无边无涯的草地,只能煎熬,熬到(出示课件): 瘦到只剩皮包骨,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师:通过两次外貌描写对比,同学们,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板书:舍己为人 小结: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 (段落让你感动?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你一直都在默默地读着,我知道你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来读读你所感动的。(PPT出示20、21、22) 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住?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PPT出示第28自然段) 一起读最后一段。我听出来了,老班长的牺牲让你们很难过,很伤心。但是,活着的人只是难过行吗?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你说,是啊,你的意思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对吗?你来说,你读出了韵味,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擦干眼泪挥挥手,迈开大步向前走!男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带着自己新的感受读一读。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刚上课时,有同学对题目提出了疑问,现在可以解决了吗?你说,这鱼钩不就是班长生命的象征吗?是这小小的鱼钩,钓到了挽救战士生命的小鱼,是这看似平凡的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三个小战士的生存的希望! |
|
||||||||
板书设计
|
|
||||||||
作业 |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么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这个金色的鱼钩呢?请写一份解说词。 自己再读读你所感动的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