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之旅:大流沙,壮丽的开场

进藏之旅:大流沙,壮丽的开场
http://s7/mw690/0029YoHazy7eLLSuH1Y76&690蓄谋已久的西藏之行,在这个九月验证了说走就走的传言。没有详尽的路书,只有笃定的目标;没有繁琐的准备,只有简单的行囊。因为相信了:人品,决定前途!
车并非路霸,人也不属彪悍,却毅然剑走偏锋,两车七人从保山瓦窑进入怒江州,沿怒江逆流而上,径投入藏诸多线路中号称“最烂最险最美”的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察隅)而去。
欣欣然起身,乐滋滋期待,但第一天的行程就给我等来了个下马威,因道路施工和周末集市的交错障碍,经六库镇、福贡县、贡山县,抵达丙中洛时,440公里耗去了13个小时,赶在夜幕降临前一睹怒江第一湾的大气 磅礴愿望成了泡影。不过,大家在真正的“晚餐”时刻,依然兴致高昂,谈论次日清晨第一眼与丙中洛的艳遇,谈论久负盛名的秋那桶、雾里村、石门关,想象踏上西藏的各种美好,疲惫中久久不能入睡,的确不是平均年龄50有余的缘故。
只因要重返怒江第一湾看个明白,我们可能是大批进藏者中最晚离开丙中洛的了。顾不得拐进秋那桶、雾里村,直接穿过猴子也要望山流泪的石门关,过吊桥、钻虎嘴、走便道,原本不成型的路,在大规模的“美丽公路”建设中,几乎成了无法辨认的线条,我凭一身老司机的淡定在曲折怒江的摆布中颠簸蜗行,于正午时分到了传说中的大流沙。
在藏区转悠的4000多公里行程中,“流沙”是青藏高原随处可见的地质现象,也就是历经千万年风霜雨雪侵蚀之后的山体风化,进而如沙石一般的滑落。而我们正在面对的大流沙,却是体量最大、流动最频繁的一处,也是进藏第一关。此关,关乎前途、关乎生死、关乎人品。
车的前面,是更多的停车,车的后面,是更多的来车,北京、广东、四川、江苏、福建、广西、贵州……大货车、越野车、改装拉风车、霸气摩托车、自行车,既有首行者,也有一而再者。就生活在隔壁的我第一次从远方来客的口中得知,两年后这条路将变成柏油坦途,都是赶来挑战这最后的“丙察察”的。本无冒险之心,却误打误撞成了挑战者,我当真也是醉了!
流沙前赴后继之下,斜坡中开出的路逐渐从可以冒险通行,拥挤成羊肠小道,最后回归成本来的斜坡,坡下是滚滚怒江,坡上是丝丝微风便能激发的一波波流沙。名曰流沙,皆因视觉遥远之故,说其宽广,足有千米,道其流长,正是三千尺之数,近辨其大,不乏夺命之石,加上一泻千里的速度,入江之时自挟推波助澜气概。
有人联络负责畅通保障方,告知察瓦龙乡更前方也有大体量塌方,当日无法顾及大流沙清理事宜。一时间,众皆黯然神伤,不知该等待观望,还是悄然绕道?我等亦然。
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左顾右盼,选择无非三个:一是绕道德钦重复传统的滇藏线,那意味着永远错过最后的“丙察察”;二是原地煎熬,与这地老天荒做一个真情的对峙;三是返回贡山县城修养,那意味着耽误再次通行时短暂而宝贵的时机。
我们一行七人没有给自己多余的选择,对执意前行的初衷丝毫没有动摇,只是调整了前行的方式:两个粗犷老司机原地等待,其他人先期徒步穿越,到察瓦龙好生安顿下来。
说到先行者,虽是前往不远处的乡镇安歇,但穿越这沙林石雨却潜伏诸多不确定性,据最后通过的南京麦子说,她是在几个藏族老乡的引导和鼓励下踏上流沙征程的,曾经两次因为脚下陷入流沙而迟缓了行动,同时幸运地看见飞石从眼前十厘米的地方一闪而过,简直是死里逃生。我认为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除了虚惊一场、失而复得之外,可能就是死里逃生了。
怎么样?这就是人品爆发!
夜幕慢慢降下,怒江泛着白光蜿蜒而来,逝者如斯。我们和所有坚守者一起把车后退数百米,建立了一个叫“难兄难弟”的微信群,在一处空旷地带围绕成一圈又一圈“扎营”,找来一堆枯树枝燃起篝火,开启野餐模式,也开启我最寒酸的时刻。在场的要么是自带便餐,要么是便携式燃气炉烧水泡茶煮饭,最牛的要数一干遵义人,竟然摆起一套简易厨房,拿出肉食、蔬菜享受起火锅来。我们没有如此奢侈的吃食,随身的仅仅几片面包、一壶开水而已,根本不好意思暴露。凭几支香烟以走访视察的姿态一处处靠近,逐一问过:抽烟么?但得人家一声“一起吃点”的招呼,略作推辞便放下矜持,蹭茶、蹭粥、蹭火锅,最后还蹭到两个肇庆小伙的洋酒喝。
怎么样?老司机就是老司机!
那一夜无月,星光满天,怒江涛声萦绕不绝,不远处隐约的大流沙,扬尘曼妙。
次日临近中午,依然不见铲车的踪影,“难兄难弟”群主发起倡议:筹款清障(一辆车200元)!
多方努力之下,来自西藏察瓦龙方向的铲车终于在中午11点到达现场施工。由于流沙不断,铲车一边施工,一边避让,本来50米不足的阻断用了1个多小时。
通车在即,藏族司机驾驶的卡车因为车大重载,行动迟缓,便相互招呼主动让到一旁,让我们的小型汽车先行。记得我是第二辆通过的车,当车行至流沙地段时,砂石雨点般砸上车身,好在没有遭遇足以击穿的大个头,我知道前进才是惟一的出路,任何一丝的犹豫和松懈,都可能葬身流沙、魂归怒江。
我成功了 ,我的同伴也成功了,所有坚守的车辆全部成功了。后来得知,受损最严重的仅仅是一辆车的挡风玻璃被击碎,但比起闯过这“生死一线50米”的伟大经历,一切皆付谈笑间。正如“难兄难弟”群主把摄像头对准我采访的时候所说:走上丙察察,本身就是一次壮举,闯过大流沙,就是这次壮举的一个壮丽开场!
十分钟后,我们抵达察瓦龙,与正在焦急等待的亲人和朋友们胜利会师。前进的目标:察隅、林芝、天上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