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建筑装饰 |

第三章 现代建筑的开端
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他的早起建筑设计对现代建筑的重要影响
赖特于1867年6月8日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查兰,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一位音乐家和牧师。1959年4月9日去世,享年92岁。
他是美国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先驱人物,作为芝加哥建筑学派的一个积极成员,为西方各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家提供了非常重要和有用的设计参考依据。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有机建筑”的理论,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协调性。
(一)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芝加哥年代
早期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学习土木工程,中途辍学,1887年独自到芝加哥找工作。正赶上1873年芝加哥大火以后的灾后重建,他在约瑟夫·西斯比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学习到建筑设计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技法。但最吸引他的是艾德勒和沙利文的建筑事务所,并由于自己有一定的建筑设计实践经验和一手很好的建筑设计表现技巧而最终录用,作为专职绘图员。
但他不随大流,有自己的主张和坚持。这个时期他开始尝试设计几栋住宅建筑。他受日本民间住宅建筑风格的影响很深:大屋顶、立面窗户的连续性、整面大玻璃。他把壁炉作为建筑的中心部位,并称为“有机建筑”的树干,建筑从里到外,以树干发展到各个房间,然后再延伸到外部,是最早注意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在这个时期他的建筑强调的是建筑的非对称性,强调横向延伸。1909年的罗比住宅和1904年的马丁住宅就是“草原住宅”的典型例子。
赖特的“草原住宅”与沙利文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原则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形成了“草原建筑学派”,当时才33岁完全依靠自学成才的赖特受到美国社会的接受和欢迎。他发展了自己的设计,采用简单现代的建筑材料,在设计上采用宽敞的起居空间,立面上大部分都具有日本宽大出檐低矮屋顶、横向延伸的特色。1900~1910年期间,一共设计了50多栋“草原住宅”
1904年他动手设计了拉金公司办公大楼,是他最早的商业建筑设计。采用了完全封闭,不开窗户,墙面采用吸音材料,采用人造光线和天窗采光配合照明的手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栋完全采用中央空调的商业建筑。
团结教堂在预算很少的情况下,也采用了天窗和上部采光的方式,减少了都市对于教堂内部活动的影响,形成一个令人感到非常舒适、亲切的环境。由此证明一个好的设计,不在意材料的价格高低,关键是设计师的技巧和对于材料的运用方法。
赖特的成就来源于他的天赋和勤奋。当然思想自由、富裕的美国客户也给了他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的发挥空间,这也是成就他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欧洲与日本建筑队赖特的影响
1909年赖特在个人生活上遇到了麻烦,他爱上了客户的妻子——马哈·切尼。遭到了美国社会的谴责,并影响到了他的设计业务。这一年他选择了出国考察,先后去了欧洲和日本旅行。日本建筑的简单、朴素、模数结构、精致的细节、装饰性地使用结构等等手法给赖特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日本建筑对于环境的关切,对于景观的重视深深感染了赖特。在这个时期他用手绘插图去表达自己的作品,动手撰写自己建筑思想的著作,使他在德国出版的个人作品集受到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1914年,日本人来找赖特设计,这给他的个人生涯带来了转机。1916年赖特和米里亚姆·诺儿(马哈·切尼被佣人烧死后的新女友)来到日本,并着手设计东京帝国饭店。为了抗震它采用了沉箱技术和多桩基技术结合来支撑整个建筑;设计上采用纵横组合的方形结构;屋顶有重量较轻的青铜,减轻了对基础构造的压力。这在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中现实了良好的抗震性,大大促进了日本现代建筑后来在抗震设计方面的提高。
但他的孤傲个性、生活作风的声名狼藉对于他的事业一直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
他主张现代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采用“有机建筑”的形式,特别是从贝壳、蜗牛壳中得到启示和依据,高层建筑采用大树生长的结构,中心是树干,所有的空间环绕这个树干而伸出。建筑中央采用天窗采光,将阳光引入各层空间,使人们感到昼夜的变化,这是他强调“有机建筑”的核心内容。
赖特采用大量的基本几何图形,在总体上采用网格的方阵方式。加上各种抽象的细部处理,这使他的设计具有很强烈的特点。他的设计渗透着现代的气息,功能倾向,风格中的抽象细节,都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语汇。他反复强调“有机设计”其实就是建筑的结构、材料、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他认为功能和形式是一回事。
(三)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战后的建筑设计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期间,赖特曾对廉价的水泥砖石产生了兴趣,在住宅设计方面表现出了不少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影响。30年代中期以后则开始转向更加简单、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上去。赖特是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和方法的、而同时维持陈旧的为权贵服务的思想和立场的建筑家。
格罗皮乌斯反对风格,赖特追求风格;
格罗皮乌斯强调为民众设计,赖特毕生都在为富人设计;
格罗皮乌斯简历包豪斯,主张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赖特建立自己的学校,没有教学不允许个人发挥。
赖特的贡献与包豪斯成员是无法比拟的。

流水别墅,是1936年赖特为匹兹堡的百货公司巨头考夫曼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工业城市匹兹堡东郊一个叫“熊跑溪”的地方设计的别墅,他把建筑设计在溪流上,建筑为3层,室内面积380平米,底层可直接抵达溪流水面,整个建筑采用非常单纯的长方形形式。结构上高度重视自然环境。1963年考夫曼家族把这个住宅捐献给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成为该州重要的建筑文物之一。
约翰逊制蜡公司总部大楼,采光采用天窗,办公室空间完全敞开,内部不加分隔,采用下小上大的螺旋蘑菇形的钢筋混凝土柱支撑屋顶,采用封闭的方式把内部和外部隔开来,排除外部活动、车辆、噪音的干扰。
1937年,赖特提出“美国风格”。这种住宅建筑的构思是采用现代主义的简单几何形式,内部空间流动,没有任何装饰细节,具有部分国际主义风格的特征,但是内部采用壁炉、讲究郊外环境的特点。这种建筑采用赖特自己设计的模数系统,结构上采用夹心墙方式,墙面采用部分由装饰纹样的砖。“美国风格”在战后美国各地兴建的大量中产阶级住宅都采用了他的住宅建筑的原则。

纽约的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是赖特一生中最有争议的作品。整栋建筑的外形非常特别,是一个连续不断向上的螺旋体,把走道和画廊结合在一体,从而解决了不得不按房间分隔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但因为地面是不平的,造成观众需要“斜着看”的感觉,直到1996年博物馆加建了一个长方形盒子式的建筑,问题才得以解决。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思想庞杂,但却具有内在的统一,他一生共设计了800多个建筑,其中380个实际建成。他毕生都坚持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建筑结构,减除采用各种具有装饰含义和形式的细节和结构,暖色体系的色彩计划,丰富的表面肌理是装饰性特征的核心。他提出了“有机建筑”的原则,对于空间的自由运用、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有独到的地方,树立了崭新的建筑设计切入点,有异于现代主义的简单理性方式。他的建筑作品充满了个人的特征。
前一篇:家装者的自我修养·三观确立
后一篇:何为“设计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