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2021-05-21 15:38:00)
标签:

语文教研组

分类: 语文组校本培训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次教研

“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主题教研(第四次)安排表

时间

内容

负责

参与

备注

5月14日

《雷雨》集体备课

杨少卫

语文组部分老师

 

5月14日

卢真真《雷雨》磨课

杨少卫

语文组部分老师

 

5月19日

卢真真《雷雨》公开课

杨少卫

语文组老师

 

 

     《雷雨教案初稿(卢真真)                  

课题

雷 雨

课时

1课时

教材

学情

分析

教材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色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地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及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单元说明有这样的教学建议: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了解主要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要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年级的孩子对雨的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对夏天常见的雷雨印象比较深刻,所以谈到雷雨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唤起他们的记忆,引起共鸣。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词语时,就可以用做动作、图片、看动画等方法,直观帮助孩子体会“压”、“垂”字的妙用,既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帮助理解。在字词的识记和书写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但像“垂”这样的独体字,在笔顺和字形上还是比较困难的,考虑到这一点,在书写指导时,就把“垂”作为重难点来教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读的方式认识“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雷、垂”等字。

2.联系生活经验,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雷雨前的景象。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垂”“越来越……”等词语。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随文理解“压、垂”的意思,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妙。指导学生 “垂”的书写。

2.通过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

准备

幻灯片、PPT、板贴

 

 

 

 

 

 

 

 

 

 

 

 

 

 

 

 

 

板块一  猜字导入

1.由“雨”字导入。PPT出示雨的字理图。

2.你见过什么样的雨?预设:鹅毛大雨,细雨,倾盆大雨。

3.回顾一下雷雨来的情景,雷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板块二 初读识字,了解结构。

1.板书课题,指导写“雷”。

2.请学生读。出示学习活动一。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好自然段。

3.请生开火车读课文

4.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当小老师教读。注意翘舌音蝉和垂,注意窗户、压下来、垂下来读轻声。

板块三  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1.这场雷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过渡语:那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雷雨。

出示学习活动二

读一读: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雷雨来时的景象?

3.请生回答,交流引导。

4.小结:作者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景象。

板块四 品读课文,学习雷雨前

1.老师读1—3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想一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学习活动三

读一读:默读第1—3自然段。

圈一圈:雷雨前有事物。

交流。

3.请生读第一自然段,感受雷雨前的乌云。

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句话带来的感受。

(2)让学生用手压书角,理解“压”的意思。

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感受,读好“压”字,读好句子。

(3)想看一下乌云压下来的情景吗?

4.出示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5.学习第二自然段“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 播放大风音效。

(2) 大风吹来,会发生什么?

(3) 引导学生读好这阵大风。

6.“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 大风吹来,蜘蛛做了哪两个动作?(垂,逃)

(2) “垂”是什么意思?

(3)出示垂的字理图,书写垂字。

   书写标准:书写正确得一星      关键笔画正确得一星    

             间距等同得一星

4随机动画演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5)生活中见过什么是垂下来的?请生回答。

6)出示其他垂下来的事物。

7.学习第三自然段“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 理解“越来越……”。

(2) 学生模仿雷公公打雷的声音。

(3) 填空“越来越……”。

板块五  挑战背诵

1.看板书,背诵。出示学习活动四

  借助板书上的关键词语,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1.背出一自然段得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2.背出两自然段得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3.背出三自然段得

 

2.填空背。

3.同桌合作背诵

4.请生背诵。

随 笔

 

 

 

 

 

 

 

 

 

 

 

 

 

 

 

 

 

 

 

 

 

 

 

 

 

 

 

 

 

 

 

 

 

 

 

 

 

 

 

 

 

 

 

 

作业

设计

作业超市:

1.把雷雨前景象画下来。

2. 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你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3. 了解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的原因。

4. 了解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的原因。

 

板书设计

 

                   

 乌云

雷雨前                               大风  树枝

                                     蜘蛛  

         16.雷雨        雷雨前       闪电   雷声

 

雷雨后        

 

 


        卢真真老师《雷雨》磨课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卢真真老师《雷雨》集体备课照片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卢真真老师《雷雨》集体备课签到表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514

地点

二年2班教室

主持人

杨少卫

主题

《雷雨》集体备课

简要过程

环节一:卢真真老师磨课。

环节二:语文组部分老师集体备课。

徐强老师:

1.教“垂”的时候不需要用到换词法,意义不大。教完“垂”字可以直接书写。

2.板书时标题的序号可以不写。

蔡文文老师:

学生读的形式多样,自由读、指名读等。

陈丽桦老师:

1.教学“垂”和“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重复了,“压”可以讲感觉,“垂”可以用换词法。

2.可以开火车读课文,听生读,一定要有反馈。

杨少卫老师:

过渡语应注意下,有个别地方没有出示学习活动,教师直接说了。

 

 

 

 

《雷雨教案二稿(卢真真)

课题

雷 雨

课时

1课时

教材

学情

分析

教材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色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地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及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单元说明有这样的教学建议: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了解主要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要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年级的孩子对雨的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对夏天常见的雷雨印象比较深刻,所以谈到雷雨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唤起他们的记忆,引起共鸣。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词语时,就可以用做动作、图片、看动画等方法,直观帮助孩子体会“压”、“垂”字的妙用,既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帮助理解。在字词的识记和书写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但像“垂”这样的独体字,在笔顺和字形上还是比较困难的,考虑到这一点,在书写指导时,就把“垂”作为重难点来教。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读的方式认识“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雷、垂”等字。

2.联系生活经验,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雷雨前的景象。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垂”“越来越……”等词语。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随文理解“压、垂”的意思,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妙。指导学生 “垂”的书写。

2.通过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

准备

幻灯片、PPT、板贴

 

 

 

 

 

 

 

 

 

 

 

 

 

 

 

 

 

板块一  猜字导入

1.你见过什么样的雨?预设:鹅毛大雨,细雨,倾盆大雨。

2.回顾一下雷雨来的情景,雷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板块二 初读识字,了解结构。

1.板书课题,指导写“雷”。

2.请学生读。出示学习活动一。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好自然段。

3.请生开火车读课文

4.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当小老师教读。注意翘舌音蝉和垂,注意窗户、压下来、垂下来读轻声。

板块三  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1.这场雷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2.过渡语:那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雷雨。

出示学习活动二

读一读: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雷雨来时的景象?

3.请生回答,交流引导。

4.小结:作者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景象。

板块四 品读课文,学习雷雨前

1.老师读1—3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想一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学习活动三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读一读:默读第1—3自然段。

圈一圈:雷雨前有事物。

交流。

3.请生读第一自然段,感受雷雨前的乌云。

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句话带来的感受。

(2)让学生用手压书角,理解“压”的意思。

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感受,读好“压”字,读好句子。

(4)想看一下乌云压下来的情景吗?

4.出示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5.学习第二自然段“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4) 播放大风音效。

(5) 大风吹来,会发生什么?

(6) 引导学生读好这阵大风。

6.“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 大风吹来,蜘蛛做了哪两个动作?(垂,逃)

(5) “垂”是什么意思?

(6)出示垂的字理图,书写垂字。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书写标准:书写正确      关键笔画正确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间距等同

4随机动画演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5)生活中见过什么是垂下来的?请生回答。

6)出示其他垂下来的事物。

7.学习第三自然段“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4) 理解“越来越……”。

(5) 学生模仿雷公公打雷的声音。

(6) 填空“越来越……”。

随 笔

 

 

 

 

 

 

 

 

 

 

 

 

 

 

 

 

 

 

 

 

 

 

 

 

 

 

 

 

 

 

 

 

 

 

 

作业

设计

作业超市:

1.把雷雨前景象画下来。

5. 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你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6. 了解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的原因。

7. 了解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的原因。

 

板书设计

 

                   

 乌云

雷雨前                               大风  树枝

                                     蜘蛛  

         16.雷雨        雷雨前       闪电   雷声

 

雷雨后        

 

 

 

 

卢真真老师《雷雨》汇报课签到表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卢真真老师《雷雨》汇报课照片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卢真真老师《雷雨》集体评课照片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519

地点

二年1班教室

主持人

杨少卫

主题

《雷雨》集体评课

简要过程

环节一:卢真真老师公开课。

环节二:语文组老师集体评课。

苏思思老师:

统编教材关注教学用书,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情,《雷雨》单元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主要内容。

陈新新老师:

教师上课时应注意音量,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状态。

温海枝老师: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识字教学要更扎实些。

施晓婧老师:

在教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个环节时,可以直接问学生哪些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描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后?

魏思思老师:

教学时应关注文本特点。

 


《雷雨》教学反思(卢真真)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同桌合作、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在引导学生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时,“垂”比较抽象,难理解,用多媒体制作蜘蛛垂下来的动作变化画面,将抽象变为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然后就“垂、掉、落”这三个字进行了词语的训练:

金黄的稻谷( )下头

苹果从树上( )下来

叶子从树上(  )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 )下来

又如“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一句时,抓住“越……越……”进行训练,课件以“我会说”的形式填空训练:(  )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乌云(      );风(    );(  )越(  )越(   )。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积累了词语。

 

水头四小语文组教研活动

为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教师风采的舞台。语文教研组活动于周下午如期开展。本次活动,卢真真老师在二年(1)班执教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雷雨》。语文组全体老师参与了听课活动,并特邀了水头一小雷春鸣老师指导。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课后老师们针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展开了研讨。卢真真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陈新新老师针对这堂课做了评课。陈新新老师指出,卢真真老师这堂课有以下几个闪光点:1、字词教学扎实。2、关注文本和中心,朗读形式丰富。3、教学设计巧妙,尤其是课件新颖,板书精巧(卢真真老师的板书采用树状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明了又突出中心)。陈新新老师也提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再精准一些,课堂中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那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其余听课教师纷纷发言,畅谈己见。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指导师雷春鸣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肯定,同时对课堂教学中一些细节的处理与改进提出了切实、具体的建议。她建议教学时要巧妙使用《教师教学用书》,低段学生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中的书写习惯也要强化。此外,低段的生字教学是重点,要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生字。卢真真老师虽然是刚入职才从教一年多的老师,但是她努力追求不断创新的态度可圈可点,希望她能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加努力,成长为一名在语文教坛上出色人民教师。

语文组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教研

                                              (通讯员:苏思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