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材料作文“演戏”和“看戏”导写

(2012-04-05 15:59:26)
标签:

转载

分类: 作文指导篇

2012高考作文素材:材料作文“演戏”和“看戏”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只是一个戏台。世间人有生来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演戏要置身局中,时时把“我”抬出来,实现自我的价值。看戏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搁在一旁,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因为有这个分别,演戏要热 要动,看戏要冷要静。演戏人往往为着饱尝生命的跳动而失去流连玩味,看戏人往往为着玩味生命的形象而失去“身历其境”的热闹。

  古今中外的名人对于人生理想费过许多摸索,许多争辩,他们所得到的人生理想不过是三个结论:一个是在看戏,一个是在演戏,一个是同时在看戏和演戏。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自 选角度,自拟题目;抒写自己的感悟或见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来源:学_科_网]

  这则材料由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世界是一个戏台,人生来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等等;二是对“演戏”和“看戏”的进一步地阐述,让人明晰其中的内涵;三是对人生理想的规律性概括——“一个是在看戏,一个是在演戏,一个是同时在看戏和演戏”。在写作要求部分有“抒写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感悟”的说明,暗示学生应该在三种人生理想中做出一种相对明确的选择,写出自我的独特感悟或见解。

  面对这样一道多元、开放的作文题目,首先是审题立意方面的选择(解决“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这个审题立意方面的选择应该基于自身对人生、生活和生命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演戏”是一个比喻,意味着要积极投身于人生的实践之中,去追求人生的 价值,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看戏”也是一个比喻,就是要“置身局外”,和人生拉开一定的距离,以“旁观者清”的态度去思考人生和观照人生;而“同时在看戏和演戏”,则意味着对人生这个重大命题的辩证对待,有效地控制着“演戏”和“看戏”的弊病,极力发挥这两者的最大益处。高考学习网[来源:Z&xx&k.Com]

   【佳作示例】[来源:学科网]

以身载道,出入合一

□徐涨

  在这个世界上,出世与入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理想。出世恰似看破红尘,在人生这部大戏面前俨然以旁观者自居。而入世则在更大程度上像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但能够在人生这场戏中积极地实现自我价值。不管出世还是入世,历来都有不少的纷争。有的人自命为儒家卫道士,讲究人伦,高喊着“未知生,焉知死?”也有人孤芳自赏,独自去追 求淡泊隐逸、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可是,我并不准备加入到这两大阵营的任何一方。难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吗? 当然可以!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便是统一出世与入世的问题。既做看戏者,又做演戏者,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这种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植根于中国哲学,它在释、儒、道三教的基础上源远流长。在孔夫子眼中,这种精 神就是所谓“内圣外王”,想必指的是能在现实中贯彻其理想的人。这样的人,就其本性,可以成圣,就其社会性,能够为王。对于道家,给人的印象似乎是逍遥乐天,归隐山泽的,然而它也有济世救人的一面,请看历史上的诸多起义——汉末的黄巾军、宋元时的全真教——它们都打着道教的旗号。温州的陶公洞,当年就住着华阳真人陶弘景,一边赏山川秀景,一边做“山中宰相”,岂不悠哉?至于释 教,更是提出:“出世入世乃体用无二之理”。可见出入合一真是一种古来的智慧。

  既出世,又入世,还意味着一种达观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抱着这种态度,我们可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以让自己澄澈的心 灵在现实的海洋中自由地 遨游。苏东坡在失意时还能“日 啖荔枝三百颗”,范希文被贬谪后仍心系苍生,作岳阳楼的千古绝唱。在生活面前,他们没有消极避世,也没有在朝廷党争中玩弄心计,而是用他们的厚重和大气在现实中为各自的理想开辟了一番新天地。

  据说在围棋界,也有厚势派与 实利派之分。厚势派更接近于浪漫的理想主义者,正如我们所说的“出世”一样,而实利派自然是“入世”的现实主义者。但是,凡是围棋大家,几乎很难将其归为哪一派,因为他们的棋往往是兼具厚势和实利的。我想,这才是臻于 造化的大同境界。

  出世意味着洒脱、宁静,但未免有些消极,入世则显得 积极、进取,却带着几分俗气。我愿以身载道,出入合一,如朱光潜所说,用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这应该算是秉承了中国哲学精神的一个理想吧。

   【评点】高考学习网[来源:学。科。网Z。X。X。K]

  这篇文章对中国哲学中的“出世”与“入世”有着清晰和深刻的辩证分析,既客观地指出“出世”与“入世”的利与弊,又能够做到旁征博引、事事凿实,不至于让观点漂浮、让材料孤立。文章不仅没有给人迂腐之感,反而能够直指问题的本质,提倡一个颇有价值的人生理想,这也足见作者思维的缜密和思想的成熟。“出世”与“入世”,在作者 的笔下,显然是对“演戏”和“看戏”的一种理性演绎,语句简 练又极有内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