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小记
作者:邓迎雪
前年春天,楼下邻居搬家,临走前,把他的菜园送给我。
我如获至宝,我早就想有一方梦想中的菜园了。
那方小小的菜园位于小区楼后,大概有十几平方的样子,四四方方,周围用芦苇扎成了篱笆。站在菜园前,我来来回回打量,思来想去,决定就种最普通的菜蔬,篱笆一角,则学陶渊明的风雅,种了几株秋菊。
趁周末点上菜籽,浇上水,我静等出芽。没想到我种菜的运气那么好,当天夜里下起了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心里一片喜悦、润泽,看来不愁出苗喽。
果然没过几天,有浅绿色的嫩芽顶着黑色的种子外壳从土里钻出来。我高兴极了,蹲在那里观察了好久。从此,我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园看看。在我殷切目光的注视下,西红柿、茄子、黄瓜、豆角都钻出地面,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很快,小芽一天天长大,一行行嫩绿像是春天弹给大地的音符。
春天雨稠,几场雨后,小苗开始呼啦啦地长个儿。很快,豆角和黄瓜爬上篱笆,给篱笆穿了新衣,风吹来,翠绿的叶片摇来摇去,好像在吟唱古老的歌谣。菜畦里,西红柿和茄子也长得肥壮起来,枝间开出毛茸茸的黄色、紫色像星星一样的花。
一过六月,菜园里的青蔬渐渐到了收获的季节。深绿色的黄瓜顶花带刺,又脆又爽口;西红柿个头不大,被太阳晒成了深红,酸酸甜甜,可以和水果媲美,又让我找回了小时候的味道;豆角又细又长,挂满了篱笆,像是抒情的琴键,一阵风吹来就能弹出好听的声音。菜收多了,家里吃不完,我给亲友打电话,让他们来分享劳动果实。末了总是强调,这可是绿色蔬菜,不上化肥,不打农药,赶快来摘吧。
七月初,母亲早早就打电话叮嘱我,“头伏萝卜,三伏菜”,
萝卜头伏后再种,三伏后种白菜,可别错了节气。我按母亲说的时间,在菜园种了两行萝卜、白菜。等到菜苗出齐,发现隔壁菜园里的萝卜都种在高畦上,我用铁锨给萝卜培土,也想打造出同样的效果。邻人好奇地问我做什么,我说明原因,他笑着制止。原来他是事先整出了深沟高畦,再种上萝卜,这样利于排水和萝卜生长,而我种在平地,再培土也是枉然。我哭笑不得,原来我是在邯郸学步。
立了秋,黄瓜和西红柿秧子渐渐发黄,也不怎么结了,我把菜秧拔去,菜园清静不少。这时节,红薯秧子越长越旺,渐渐占了半个园子。我想,不如给红薯秧搭个架子,把秧子吊起来生长,还能节省地方。我把这个打算告诉母亲,母亲笑我说,红薯秧爬到哪就在哪里扎根,吸收营养,正在生长的红薯需要这些养分,你可别想新点子了。
我感叹不已,没想到种菜有这么多学问。
菜园丰富了我的生活,我越来越喜欢它。晚上散步,总会不知不觉走到菜园,在篱前站立好久。月亮静静洒下银辉,园里的青菜都披上了一层银光,四周虫鸣唧唧,隐隐听到青蔬生长的声音,菜园美得像一首诗。
在喧嚣的都市中能有一方小小的菜园,真是人生的幸运。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新鲜的食材,也尝到了耕耘和收获的快乐,寻觅到一份久远的田园诗情。
发表在2019年7月9号《皖东晨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