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先给梦想一个家

标签:
《知识窗》杂志2016年第1期 |
分类: 青春里的成长 |
http://s6/mw690/0029VVwAgy70sIKLbwN05&690
先给梦想一个家
作者:邓迎雪
记得那时我们还在读初中,有次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说起以后的梦想,原林认真地说:“我的理想是当歌唱家。”他话音刚落,大家“哗”地一下笑开了。原林其貌不扬,家里又穷,平时总是衣衫破旧,邋里邋遢,虽然他唱歌比我们好听,可哪里有歌唱家的形象。
面对众人嘲笑,原林也不解释,脸上一副自信、笃定的表情,好像歌唱家的桂冠就在前方等着他,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摘到。
从那以后,我记住了原林的梦想。我常想,他的梦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样高不可攀,平凡的他能实现吗?
原林大学就读于一所煤矿院校,读书期间,他和同学组成了一支音乐组合。主要以演唱校园民谣为主,他作词作曲演唱兼吉他手,把所有的音乐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时,学校大小晚会以及周边院校的演出,总少不了他的身影。课余时间,他潜心创作,勤奋练习,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我想,原林这样刻苦努力,也许过不了多久,他的歌唱梦就会腾飞了。
大学毕业后,原林为了梦想去了北京。送他北上的那天,我也像他一样激动,北京的天地那样大,舞台那样多,执着于梦想的原林,马上就能更好地展现他的才华了。
但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不到一年,原林背着铺盖卷从北京回来,到家乡的煤矿,当了一名矿工。
我很失望,问他为什么这样轻易放弃奋斗?原林说,在北京追梦的这段日子,苦不堪言。他在酒吧唱歌时常被解雇,失业成了生活的常态。经济的窘迫让他曾一个月搬了三次家,身上只有30块钱的生活费,面临难以生存的问题,他思来想去,决定选择务实,先养活自己再说。
我暗自叹息,他在大山深处的煤矿,想实现音乐梦实在是太难了。
时光如梭,一年过去了,有次我去煤矿采访,正好看望了在这里工作的原林。
我见他的时候,他刚从井下上来,一身煤黑,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如果他不说话,我根本认不出他。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林依旧没有放弃他的音乐梦。在这偏远的深山里,他仍然坚持创作和演唱。这时的他,创作内容大多转向了矿工和煤矿,很受工友欢迎。
正逢元旦,矿上举办迎新年晚会,原林照例登台演唱。那天,诺大的礼堂里,坐满了矿工和家属。原林弹着吉他从舞台一侧走来,唱起了他的新歌《我的家人在煤矿》。他的声音富有磁性又有几分沧桑,悦耳动听,韵味十足,歌词内容又极易引起工友共鸣。一曲唱完,台下口哨声和掌声齐飞,原林微笑谢幕,笑容里染上了幸福的光晕。
我也在台下为他使劲鼓掌,同时心里又有些酸涩,热爱音乐的他还会有大的发展吗?
我再次听到原林消息的时候,时光又已经过去了三年。他在省电视台举办的歌唱比赛上,取得了业余组第二名的好成绩。想起他年少的梦想,我为他高兴又有些许遗憾,我在电话里向他表示祝贺,忍不住往事重提,说:“以你的才华,如果你在北京不回来,也许早就拿奖了,真可惜白白在山里耽误了这么久。”
原林笑了,他说:“在北京我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又拿什么来追求理想,关爱家人呢?在生存都无法维持的情况下,最终的结局肯定会放弃梦想。所以为了继续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和资本,给梦想一个家,我才来到煤矿工作。这些年,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才能衣食无忧地在追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原林的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通往成功的路有时并不是一条直线。追梦路上,困难重重,不妨拐个弯,像原林这样,有理智,不疯狂,先给梦想一个家,一个可以养活梦想的地方,然后再拼尽全力,勤奋向前,获得这种安全又稳妥的成功。
13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