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母亲的选择题

标签:
《聪明泉.少儿版》2014年第6期 |
母亲的选择题
邓迎雪
他从没想到,当被命运摔倒在人生的谷底,他还能站起来,还能自食其力,造福乡邻。
那次车祸,让他再也离不开冰冷的拐杖。这以后,他用十五年的时光拜师学医,钻研医术,终于成为方圆百里的名医。在行医之余,他还每月抽出两天时间,到贫困山区义诊,为百姓送去治病的药物。他的善行和医术一样让人称道。
这天,市报社记者慕名前来采访,谈起辛酸的过往,他潸然泪下。他说,他今天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母亲,没有母亲当年的坚强和乐观,他走不到现在。
他向记者讲起了十六年前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那年,他刚参加工作,就被车祸折断了飞翔的翅膀。身有残疾,工作中断,前程无望,再加上肇事方找不到,贫寒的家因此负债累累。这残酷的一切让他无法接受。出院后,他躺在家里,拒绝见任何人,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
他父亲早逝,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母亲身上,常年的操劳使才六十多岁的她已满头白发。母亲比他坚强多了,从没有因为厄运流过一次泪。她常常握着他的手,坐在床前细细开导他,他不语,翻身给母亲一个悲伤的后背。母亲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打开他以前喜欢听的音乐,优美的乐曲就如静夜月光,缓缓流淌在他的世界里,当他再转过身来,才发觉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已掩上门出去忙碌了。
那时家里种了五亩地,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做饭,做好了先端给他。等洗刷完毕收拾停当,母亲下地劳动,干到半晌,再回来做饭。为给他挣钱治病,每天晚饭后,母亲就坐在织布机前哐哐哐地织那些蓝格子棉布。每织好一匹,她就喜孜孜地抱给他看。在她看来,那都是给他看病的希望。
无数个寂静夜晚,看着母亲房间透出的昏黄灯光,他渐渐体会到她的艰辛,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脆弱。母亲惊喜于他的变化,托人买来他想看的医书,又四处打听医术好的中医,为他寻觅良师。母亲说,人这一生就像种庄稼,只要下功夫,就有好收成。母亲是个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的话就像山间小溪,缓缓流进他心里,那些悲观厌世的情绪悄悄远去。
再后来,母亲每周都蹬着三轮车送他去一个老中医那儿学习,周末接他回家的时候,他围着棉被坐在三轮车后面。母亲弯腰用力蹬着车子,白发在风中飘舞,不时大声地和他拉家常。母亲说她织了多少布,家里又有了多少收入,又问他学习有哪些收获,说到开心处,她爽朗的笑就四处迸溅开来。受母亲的感染,他心里也升起了热腾腾的希望。
那些年,每年开春,母亲就在沉寂了一冬的院子里撒上花籽,都是些乡间平常的花草。母亲满怀希冀地说,花一开,咱家就热闹了。果不其然,花开的时候,小院里缤纷的色彩拥拥挤挤。鸡冠花花期长,大红花红了一夏一秋;紫茉莉腼腆,只有黄昏时才吐露玫红色的馨香;向日葵明灿灿的黄,每天向着太阳展开笑颜……花妆点了院子,也妆点了他的心情。母亲说,咱越难,越要打扮生活,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啦。
母亲的坚强和乐观深深感染了他,他不再纠结命运的不公,刻苦学习医术,再苦再累,想想母亲,就有了和生活拼搏的劲头。直到今天,他终于一步步接近人生的梦想。
这是一位怎样坚强、智慧的母亲呢?当记者见到这位让人敬佩的母亲,老人说到往事笑中带泪。她说,其实,我一点也不乐观坚强,那些年,我整晚整晚愁得睡不着,一个人在庄稼地里哭,在织布时流泪,我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担心害怕了多少次,只是不敢让孩子知道。
记者愣住了,这和她儿子的描述大相径庭。
看出记者的疑惑,他的母亲解释说:只是哭过之后,我知道我必须选择坚强,我只有这一个选择,因为,如果我倒下了,我儿子这一生也就完了,只有我坚强了,他才有救,才能好起来。
字数: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