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让人追逐的梦想

标签:
2013年6期辽宁青年杂志 |
http://s3/bmiddle/75f60950g7c96ad439b52&690
那年,经亲戚介绍,我到黔西南一家食品厂做工。可不到一年,因为销路不畅,厂子关门停产,我和几名职工成了留守人员。
我常坐在厂外的茶树林边发呆,看一朵一朵盛开的粉色茶花,觉着自己的青春是那样颓败灰暗,不知道人生的路会走向何方。
王小暄是我在厂里唯一的好友,每次听见我长吁短叹,他总会用他那双不大但有神的眼睛忧愁地望着我,再说出一大堆劝解的话。
其实王小暄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大学毕业后来到厂里,刚踏上职场就遭遇波折。可是他整天乐呵呵的,除了看他的专业理论书,要不就是到周边几家食品厂学习,回来后再兴冲冲地给我讲路上的见闻。
我很难做到像他那么阳光。两年前,我考取了本省一所师范大学,但那年夏天,父亲出了车祸,大哥又因为婚事和父母闹别扭,选择了自杀。家里实在供不起我读书,我只好外出打工——从那时起,我的生活里就远离了阳光。
有一天,我正要去广场上看几个工友打麻将,王小喧叫住了我,你打算这样一辈子混下去吗?
那又有什么办法?我悲哀地说。
你不是梦想当一名老师吗?你通过自学,也能当一名老师呀。
我嗫嚅着不言,一幅没信心的模样。他又说,上回我去市里,见到了儿时邻居家的女孩子,她的经历和你很像。对了,你们俩人长得也有些像呢。人家通过自学取得了大学学历,后来又应聘当上了教师,现在市里一家中学教语文,你能不能借鉴一下她的路呢?
他一口气说完,见我在沉思,又鼓励说,人家能做成的,你也一定能,大好时光不能就这样荒废啊。哪天我回市里,把她学的教材先借来给你看看吧。
我感激地望着他,经他一提醒,未来的生活好像透过来一丝光亮。
一星期后,他果然为我借来自学考试本科中文的全部教材。他说,那个女孩叫胡小莉,她让我转告你,一定要有信心学习。只要努力,最多两年你就能全部通过,拿到本科学历呢。
我高兴地接过那些书,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秋天,我参加了考试,竟然通过两门课程。
王小暄高兴极了,请我在镇上的饭馆吃饭,说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胡小莉。我对他充满感激。
年底,王小暄调到了市分厂,临走反复嘱咐我,一定要坚持。
平时,他会打电话问我的学习情况。我也断断续续从他口中增加了对胡小莉的了解,她今年25岁,是市五中的语文教师。每次,王小暄总不忘强调,人家能实现梦想,你也一定可以。
但我却在《古代汉语》这门课上卡了壳,考了两次也未通过。我在电话里告诉王小暄,他安慰说,别急,我给你买本《古汉语词典》学习学习。
我想见见胡小莉。我坐车到市里,一见面就告诉王小暄我的想法,我说,这半年我学习太不顺,想向她学习经验。
王小暄看着我笑起来,说真没有想到,你竟然这样投入。说完,他又有些懒懒地说,昨晚加班,人很累,哪儿也不想去。拗不过我的坚持,他只好带我去。
那所中学在闹市区,从外面看,古朴文雅,绿树苍苍。我一眼就爱上了这所学校,更加佩服那个和我一样曾经失学的小莉。
王小暄让我在校外等着,他去里面叫她。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回来,失望地说,小莉去外地培训了,没在学校。
虽然没见到胡小莉,通过五中之行,我更加坚定了向她学习的决心。
这时候,我已到邻厂做临时工,白天工作忙,就夜晚挤时间苦读。王小暄则离我渐行渐远,他调到公司北京总部,我们的见面机会更少了。
两年半后,我拿到了毕业证,那一刻我心中五味杂陈。我拨通了王小暄的电话,他和我一样喜悦:“你是好样的,终于战胜了自己,好好给人生来个规划吧。”
来年,我通过招教考试,成为镇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人生的梦一点一点变为现实。我又想起了胡小莉,这些年,多亏王小暄的鼓励和胡小莉精神上的支持,我决定向她当面说声谢谢。
那天一大早,我赶到市里,五中这些年没怎么变样,我对门岗大爷说,找胡小莉老师。
学校没有这个人,他说。
教初三的,语文老师。我正解释,从校园里过来一老师,听见我的话,她说,我在学校教书30年,从没有你说的这个人。
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过去的一幕幕像电影般在我眼前展开——原来,这一切都是王小暄编织的一个激励我的谎言。
王小暄在电话那端嘿嘿笑着说,我知道你终有一天会知道,但没有关系,你已超越了自己,你真的成为了胡小莉。
“送你一个追逐的梦想,让你有前进的动力。”这大概是世上最好的友情,最温暖的礼物。暖阳下,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