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意大利法庭再次接受了大脑扫描和基因测序的证据,减低了对杀人犯的刑罚。对于意大利的法庭,这已不是第一次。在2009年的另一个杀人案件中,意大利法庭第一次接受基因测序证据而给予了减刑。
上述判决中所采用的法庭证据的细节无法查到,但提供证据的科学家们在2010年的《行为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上详细报道了另外一个杀人犯的案例。研究者们用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杀人犯的大脑灰质密度,发现了杀人犯前额叶灰质密度比常人低。另外,研究者们对杀人犯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他所携带的一个叫MAOA的基因属于表达量低的类型。研究发现带有这种类型MAOA基因的人,更有可能具有冲动和攻击性的倾向。
基因
意大利法庭接受的另一个证据是罪犯带有与攻击性有关的MAOA-L基因型。1993年,荷兰科学家布伦纳(Brunner)等人最早发现MAOA基因的低表达型(MAOA-L)与攻击性的联系。带有MAOA-L基因型的人,更容易受到实验者的挑逗而产生攻击性行为。脑成像的研究表明,MAOA-L基因型通过影响控制情感唤醒、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的神经回路来影响人们的攻击性行为。
但事实并不这么简单,2002年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家苔莉•莫菲特(Terrie
Moffitt)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MAOA-L型个体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虐待才会表现出反社会性问题。能否产生攻击性行为甚至犯罪,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在考虑责任时,不能只看基因的证据。
MAOA基因与攻击性的研究在新西兰引发了另一场争议。2006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新西兰的毛利人携带MAOA-L型基因的比例高达56%。而对于高加索人种
(起源于欧洲的白种人),MAOA-L型的比例约为34%。因为传说毛利人有食人的历史,这一结果似乎会加深人们对毛利人野蛮的刻板印象,因此新西兰媒体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研究者认为,MAOA-L与不仅与攻击性行为相关,还与冒险行为有关。因为毛利人当年可能是乘坐独木舟跨海到达的新西兰,这个历史也许可以解释毛利人中MAOA-L基因比例较高的原因:只有那些当年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才最终到达了这个海外孤岛。
而更为怪异的研究结果是,台湾的一个小样本的研究发现,汉族人中MAOA-L型基因的比例高达77%,为全世界最高。那是否大部分汉族人犯罪后都要被减刑呢?实际上,现有的MAOA-L基因型与攻击性的联系都只是针对高加索人群的研究,在中国人和毛利人身上都没有直接证据。目前一般认为,MAOA基因与“对社会拒绝的敏感性”(sensitivity
to social
rejection)有关。而攻击性可能只是高敏感性的一种表达形式。并不是说有了MAOA-L型基因就一定性格冲动、富于攻击性。
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群中携带“对社会拒绝的敏感性”基因的比例可能会影响一个社会的文化取向。有证据表明,MAOA-L基因型人比例越高的国家,就越可能倾向集体主义;而MAOA-L基因型比例越低的国家,就越可能倾向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可能起到缓解因社会拒绝而引起的焦虑的作用,从而减少由此引发的反社会攻击性行为。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初步的理论,MAOA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未最终定论。
因此,依据基因判断犯罪责任需要考虑个人成长背景以及种族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很难从单一的基因测序结果推测罪犯是否应该减轻承担责任。
总之,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帮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但解释原因并不代表开脱责任。也许科学的发展可以帮助更好地我们理解和预防犯罪,比如对儿童的成长过程给予更多的关爱,避免虐待儿童的事件发生,这些都好过在犯罪发生后思考如何给予惩罚。
相关电影: 天生杀人狂
参考文献
Brunner HG, Nelen M, Breakefield XO, Ropers HH, van Oost BA,
(1993). Abnormal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a point mutation in the
structural gene for monoamine oxidase A. Science
262(5133):578-80.
Caspi A, McClay J, Moffitt TE, Mill J, Martin J, Craig IW, Taylor
A, Poulton R, (2002). 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Science 297(5582):851-4.
Feresin, E. (2009) Lighter sentence for murderer with ‘bad genes’.
Nature DOI: 10.1038/news.2009.1050
Lea R, Chambers G, (2007). Monoamine oxidase, addiction, and the
"warrior" gene hypothesis. N Z Med J
120(1250):U2441. http://journal.nzma.org.nz/journal/120-1250/2441/ Mobbs
D, Lau HC, Jones OD, Frith CD, (2007). Law, responsibility, and the
brain. PLoS Biol 5(4):e103.
Morse SJ, (2011). Genetics an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Trends Cogn
Sci 15(9):378-80.
Rigoni D, Pellegrini S, Mariotti V, Cozza A, Mechelli A, Ferrara
SD, Pietrini P, Sartori G. (2010). How 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al
genetics improve psychiatric assessment: report on a violent murder
case. Front Behav Neurosci. 2010 Oct 13;4:160.
Lighter
sentence for murderer with 'bad genes'
——————————————————————————————————————————
基因旅途补注:
1. 上文中提到MAO基因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关系来自
Way,
B., & Lieberman, M. (2010). Is there a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Collectivism, individualism
and genetic markers of social
sensitivity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5 (2-3),
203-211 DOI: 10.1093/scan/nsq059
2.
文中所指MAOA-L基因型是指一个30bp的DNA片段有3次重复。这种基因型的MAOA基因的活性比4次重复的基因型的活性低,被认为更易引起暴力反应。上文中提到在一个来自台湾的汉族小样本(55人)中MAOA-L型的比例是77%。后来更大样本的研究发现在汉族中比例没有这么高,
维基百科上称是54%,但没有查到来源。一项更新的研究发现在173个中国男婴中这个基因型的比例是48%(Zhang
et al. 2011)。总之这个比例比白人高,比黑人和毛利人低。另有研究发现2次重复的基因型与严重的暴力犯罪相关。据
维基百科这种基因型在美国黑人男子,白人男子和亚裔男子中的比例分别为5.5%,0.1%和0.00067%。、
参考文献: Zhang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s’ self-regulatory behavior and MAOA gene
polymorphism. Developmental Science Volume 14,
Issue 5, pages 1059–1065, Septem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