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律诗忌讳知多少

(2020-10-01 15:15:00)
标签:

绝句、律诗、平水韵、

词曲、歌赋、词林正韵

寒江飞舟、寒江雪、杨

杂谈

分类: 博文
格律诗忌讳知多少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初期。近体诗有四种体裁:八句为律诗,四句为绝句。其中律诗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两种: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律诗因其格律严格、格式明确、用词考究、忌讳颇多而自成一体。
律诗的格式为:四联八句,第二、四、六、八句末尾的字又称“韵脚”必须押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其中“颔联”或“颈联”的上、下联中所用词的词性、词意必须关联且对偶,亦称对仗。

绝句出现早于律诗。有人把绝句称为截句,以为绝句是律诗的截体,这是不准确的。
绝句之名,可追溯到汉乐府,成熟于南朝晋宋时期的诗人们每人四句的联句作诗方式,如联句不能继续,则称首联句为绝句。这是绝句体裁的起源。
绝句有古绝句和即近体绝句(格律绝句)之区别,近体绝句的格律要求与律诗相同,但对仗要求宽松,可对仗亦可不对仗。

写一首经得起推敲的律诗应注意以下这些诗病:

1.出韵:即诗的韵脚处的字,错了韵。
2.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同一首诗中重复出现。
3.挤韵:即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用了与此诗韵脚韵母相同的字。
4.撞韵:即在诗中,在白脚处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
5.凑韵:即在诗中,所押韵的字与诗句中的意境不符。
6.复韵:即在同一首诗中,用了字意相同的字分别做该诗的韵脚。例如:“花、华、葩”;“芳、香”。
7.连韵:即在诗中连用了声母、韵母相同的字做韵脚。但隔句不忌。
8.倒韵:即在同一个词组里,为押韵而颠倒字的位置。如不害原句意思可用;反之则忌。
9.混韵:即在同一首诗里,古韵和新韵同用。
10.别韵:即借用了多音字来押韵,但不符原诗的意境者既是。
11.哑韵:即意义不明显、不响亮的字做韵脚,读音哑滞者既是。
12.借韵:2、4、6、8句韵脚不可用借韵字,只有首句可借韵或出韵,借韵既借用临韵字。
13.险韵:亦称僻韵,即使用不常用的生僻字做韵脚。
14.重字:即同一首诗里有重复使用的字。
15.失粘:即在近体诗中,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同,否则为失粘。
16.失对:同一联诗中,‘出句’与‘对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不相反,即为失对。这也是律诗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 
17.摞眼:在律诗中通常要求“颔联”与“颈联”的句式结构不相同。尤其尾部的两对词组更具代表性(五言律诗的第3.4.5字/七言律诗的第5.6.7字),即“颔联”与“颈联”的尾部组词排列相同即为摞眼。
18.合掌:同一联里的‘出句’和‘对句’词意相同或近似即为合掌。
19.孤平:一句诗中,除去韵脚的平韵字外只有一个平韵字,即为孤平;一句诗里双仄夹单平,亦为孤平。
20.三平尾:一句诗的末尾三个字都是平声即为三平尾。
21.三仄尾:一句诗的末尾三个字都是仄声即为三仄尾。
22.四平头:即在诗中,连续四句诗的开头词组使用的都是名词。
23.对仗不恭:要求在律诗中“颔联”或“颈联”的‘出句’与‘对句’中,上下联相互对应的平、仄要相反,词组要对偶。即词组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或近似、意义对应相关。否则即为对仗不恭。
“颔联”或“颈联”的对仗词汇可参考对联的对仗口诀。其它符合对仗要求的词或词组也可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