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计:孩子不喜欢练小提琴怎办?之2:围魏救赵,教你怎样督促孩子练琴

(2018-04-18 15:14:49)

36计: 2:围魏救赵、解决孩子不喜欢练小提琴。

---许多孩子在家不练琴。急的直跳脚,本能的就会跟孩子谈条件、你今天不练琴就不带你去公园玩。不带你去买东西等等。反之,如果今天练琴了,就跟你买这买那。带你去玩。这些本能的办法每天都在琴童家发生、。絮絮叨叨的说教,是孩子最不喜欢的教育方式之一。用物质代替说教、最好从旁稍加提示引导,这种方法会让孩子短时间充满感激。过一天是一天,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家长和老师最好联手治理孩子练琴问题,我提倡的方法是;孩子回家练习15~20分钟告诉家长。发条微信告诉老师,奖贴纸小红花一个,积累起来,上课时发奖、奖品价值一块钱一个小红花比例扣。这个方法可以过渡一个时期、再根据年龄用新的招数不断过渡。熬过好奇期、兴趣期,习惯期、进入自觉期就好了。

 这就是通过小恩小惠:家长在与孩子讲条件,给予小恩小惠。在利益驱使的前提下孩子会短期练琴。

 

闲聊家长怎样督促孩子练琴.这个话题可能是这么多话题中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孩子在学提琴的成长中主要有三个因素:老师教导、孩子领悟、家长督促。

       许多家长在这督促方面吃尽了苦头,其实用督促二字就说明家长们在强迫孩子做一件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是严重违反孩子自然发展规律的事, 过头了就是是严重违人权的事.小提琴比赛和体育竟技是相同的性质,想出成绩,就得吃苦。指望孩子们从小懂事,自觉,刻苦、动脑练琴4--8小时/每天,那他们就不是儿童了,正因为他们是儿童,他们要玩,那就容易错过最佳训练时间,成不了演奏家。如果家长们强迫孩子练琴,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严重违反孩子自然发展规律。这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矛盾。

一、我们首先要搞清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练琴、我们的思路应该从这几个因素分析:孩子的年龄,孩子的持久力,定力,集中力、自控力、水平、程度、学习内容、兴趣等诸多因素。通过对比、我们观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行为特点:

1\定力:表现为:1、乱动、2、要牢痒痒了。3东张西望。这种行为特点大多表现在3~5岁孩子、6~8岁开始好转。

2\孩子的持久力:行为特点表现为1、动不动要喝水、2、上厕所、3、吵着要休息、吵着要下课。这种行为特点大多表现在3~7岁孩子、8~10岁开始好转。也有部分例外。

3\集中力:行为特点表现为、人在心不在、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行为特点在3~10岁孩子都有、10~13岁以上孩子开始好转。也有部分例外。

4\自控力:行为特点表现为不喜欢练琴、又想学琴又不练琴、吃不了苦。这些行为都属于孩子的自控能力。这种行为特点在3~12岁孩子都有、11~13岁以上孩子开始好转。女生在初中、男生在高中。也有部分例外。

5\独立能力:一切依靠老师、竞争、不肯动脑筋。这种行为特点在3~12岁孩子都有、随着孩子小提琴程度提高、掌控能力加强,尤其到了十级以上。13岁以上孩子开始好转。也有部分例外。

6\高效力:凡事拖拖拉拉。不求效果,常做无效劳动、自欺欺人。这种行为特点在3~12岁孩子都有、13岁以上孩子因为到了初、高中、学校功课紧、不得不抓紧时间、讲究效率。情况开始好转。也有部分例外、孩子提前懂事、讲究效率。

7\水涨船高:小孩学琴的年龄;

3~6岁的孩子、他们持久力,定力,集中注意力是很低的。5分钟就开始乱动,喝水。捞痒上、洗手间、哭。所以你要用少吃多餐的方法来解决。加起来2~3次、每次5分钟就行了。

8~10岁,持久力,定力,集中注意力有所提高、但自觉性很差、大多贪玩,有时间也不练。业余的能督促他们练琴30分钟就不错了。专业的无论你愿意不愿意起码2小时练琴。否则退回业余。

11~13岁持久力,定力,集中注意力、自觉性都有所提高,随着学习小提琴时间,程度提高、所拉的曲目篇幅增长。业余的练1个小时,专业的3小时是必须的。

14~17岁持久力,定力,兴趣、集中注意力、自觉性都有质的变化,知道为谁学习、知道励志。随着学习小提琴时间,程度提高、所拉的曲目篇幅增长。业余的练1~2个小时,专业的3~4小时是必须的。但业余的孩子没时间了。专业的孩子开始讲究学会独立思考练琴。高效练琴。有目的的练琴。有的死练、傻练4~8小时的不等。

 

想学习小提琴的成年人一般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一般都一次到位。但因为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上诸多问题、往往决心很大,恒心不够。学了几天就放弃了。原因是他们背后缺乏一个虎妈在督促他(她)

梁老师咨询电话13809886623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花时间练琴呢?

1) 在陌生的环境下(上个别课,集体课,找陪练)在陌生的老师面前孩子会练琴。

2) 营造学习氛围。(集体课)孩子会不知不觉的跟着集体走。孩子会练琴。

3) 在竞争中、树立榜样,孩子会练琴。

4) 通过荣誉绑架他。通过比赛获奖、老师表扬、班级出风头。孩子会练琴。

5) 提高兴趣、好奇点。孩子会练琴。如他喜欢的曲子。故事、新奇的技巧、东西等

6) 表演、比赛、考试考级前孩子会练琴。这都是文化课养成的习惯。家长要学会利用这些孩子的痛点。作为业余定位的家长、孩子学起小提琴来,是生活的幸福和享受。

7) 小恩小惠:家长在与孩子讲条件,给予小恩小惠。在利益驱使的前提下孩子会短期练琴。

8) 在棍棒的威胁下孩子会练琴。

 

 

     大家有问题咨询梁老师电话13809886623

    2018418日星期三与深圳发表于学生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