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体会

(2011-03-07 22:45:51)
标签:

杂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体会

    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校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整合,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摸索与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模式方面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整合了评价方法、方式,培养了了教师的协作意识。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整合  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  教材处理  评价方法  加强协作

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展开,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促使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运而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形态,在学校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而且又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对习惯了按单学科教学、按课本上课的教师来说是很不适应的。没有经验、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等。

我校经过多次的研究讨论,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提出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的方案。2004年正值我校课题《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作为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践的研究》的子课题立项进行研究。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与学习研究,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有比较多的体会。

一、教材处理方面发生了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该课程,一方面,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等应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许多学科都渗透融合进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地发展。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纵向联系。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不拘泥于教材现有的编排顺序,在教师深入了解整个教材体系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找到课程新的生长点,对某些内容进行重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知识的建构。另外,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科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还有大量的知识需在课外得到补充。因此,我们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科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促进教师将一些相关学科进行横向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强调了学习内容与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通过研究,从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恰当地整合和互补,在学科知识、学生、社会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和学科的本位性,物理课就只教物理、数学课就只教数学、语文课就只教语文……。教材是学科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班级课堂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条件课程资源。学科教学偏重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教学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究活动,注重探究的过程和享受由探究所引起的成功的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性资源和丰富的主题活动资源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学科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或是活动的基地(例如建设素质教育基地),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以教材为引子,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

1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现在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获得亲身经历。这样,学生不单是掌握了知识,还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2、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教学方式上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都必须充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中求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组织开展活动。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全体教师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中来,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3、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频率大大增加。我校在开展课程改革以来,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培训,花大量的时间对老师进行培训。现在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既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又通过大量的图片、情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三、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国教育改革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学习方式,由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的探究与发现式学习。并且,有利于学生增强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这些技能和知识运用出来,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学科教学,侧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综合实践活动:侧重“四基”的获得和运用(“四基”: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的获得。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由选择,注重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构建学生的能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3)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学科教学打通进行。由于以上这些情况,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主动,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传统的教学,学生的知识来源几乎只有课堂、书本,并且知识几乎都来源于老师的传授,学生相当于一个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鼓励学生上网去查找资料,向社会各界人士去请教,向其它部门的专业人士去请教……,这些都是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另外,通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去体验,学生还可以获得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且是终身受益的知识。

4、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作业,几乎都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巩固和反馈,作业的形式也几乎都是停留在作业本上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业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上网查找资料、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完成一个小实验、小制作、进行一项调查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不单是掌握了知识,还学习了方法、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兴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整合了评价方法、方式

学科课程往往是单一的笔试,从平时的小考、期中、期末考试到中考、高考无不如此。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与评定采用多方面的、多方式的、动态的评价方式、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重在学生的能力。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多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实践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生生间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和鉴赏。

2、学生评价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书面测试,主要有考试与考查、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会、竞赛等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3、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采用“成长记录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式、方法。

五、加强了教师的协作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其综合性、开放性及与其它学科整合性的特点,有些知识是学科内的综合,有些知识跨学科的综合,有的是本年级内各学科间的综合,有的是跨年级各学科间的综合。教师由于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单靠个人的能力难以完成,必须寻求合作。例如,我校 汪惠君老师完成的一堂活动策划课《走进秋天》,其中涉及到的知识就与美术、地理、历史、数学、信息技术、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这样她就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协作。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除了教师之间的协作外,还得考虑如何与学生协作,得考虑如何与社会其他人士的协作。只有协作,才能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才能达到活动目的,取得成绩。这样,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师的协作能力自然得到提高,教师的协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   《聚焦新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月第一版

[2]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3]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月第1

[4]  陈旭远   《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月第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