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容君
华容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38
  • 关注人气: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当之无愧的“摇钱树”?

(2018-09-21 11:43:43)
标签:

生活趣谈

    我们常说的“摇钱树”,多指汉墓中出土的,由青铜铸造的树状物。此树枝垭间均匀分布着多枚“五珠”小钱。因树上有钱,故称“摇钱树”,不过,我认为这是后人依其形而取的名,汉代人称此物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世间没有哪种树,可直接开花,长出可供市面可流通的钱币来的。那么汉代人依据什么造出这个“摇钱树”来?这个依据的原形树是哪种树?是不是人们种植的苹果、梨、桃之类的经济果木呢?虽说这些经济果木可以变现,今人因种植了这些经济果木而致富,从这个方面来看,这些经济果木也可称为“摇钱树”。我们知道汉代人的“摇钱树”是一种文化,是由一定经济活动基础上产生一定概念化的文化。在“摇钱树”上不可能吊上一些苹果、梨、桃等状的实在物,吊上能代表这些果实经济效益的钱币来,应该是很恰当的。

为此我在田野考察时,也随时留意这件事。

一次看新闻,这是记者到彭山县采访江口沉银的报导。采访中记者问当地老百姓此处有没有摇钱树时,老百姓指着一株乔木树说:“这就是摇钱树。”电视中看不出此树性状,自然无法知道它真名了。后来到重庆市荣昌区路孔古镇作历史资源调察,在路孔镇对面的万灵山中行进时,我看见地上落有一些铁锈色的其状如花,拾记来一看其瓣薄如蝉翼。见我稀奇状,同行的向导指着旁边的一棵树,对我说:“这是摇钱树上掉大来的。”看着手中的“花”,几瓣搭成一个帽状体,丝毫不与铜钱貌似。在荣昌乘车回成都时,刚上高速公路,两旁尽是这种摇钱树。后来在成都一些街道上又见到作为行道树的该树。这种被称为“摇钱树”的树,作为行道树、绿化树挺好,我只是不看好它那一簇簇“花”团,尤如一片深绿色中,出现了一团团锈癍。仅管有此个人看法,它的真名我还是要搞清楚才行。

由于只知此树俗称“摇钱树”,于是上网百度一下,出来若干有关“摇钱树”东西。按图索骥,终于查到此种“摇钱树”的真实身份。原来它的学名叫“栾树”,属无患子科。俗称灯笼树、摇钱树、国庆花。此树夏季开黄花,园锥状花序,秋季果熟,外形三角状中空,为褐色。其树可作园林绿化树外,其花可作染料和药用,其木可作小家具。就这样,我仍质疑栾树是作为“摇钱树”的身份。

那么世间有没有乔木状,果实又如铜钱状,而一摇动树干或树枝,就有“钱”状物纷纷落下来的树木呢?其实我这问题一提出来,大家都会明白“摇钱树”名称归谁所有了。这就是榆树。

榆树属榆树科,落叶乔木。春季花先叶开放,在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翅果稀倒卵状圆形,成熟期在46月份。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多生于山坡、谷地、丘陵及沙滩荒地等处。

榆树由于不多苛求生长条件,其生长快,砍后恢复生长也迅速,农村多作为薪炭林。其木材不坚,整根多用在建造猪圈。牛舍、茅厕上。榆树可作为绿化林木,它也只是临时替代树种。由于榆树素有榆木疙瘩之称,因而在高大上的地方,是见不道它的身影的。

不过,在中国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次天災人祸。遭受饥荒的人们不得不以“草根、树叶、树皮”等充飢来活命。这时平常不让人们在意的榆树。在这最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了。因为榆树的叶(含嫩果)人类可食,嫩叶口感好,老叶要粗糙一些。其树皮。主要是韧皮部中的树液含有胶状体。去掉老皮,将韧皮部放入锅中水煮,一会儿锅中的清水就成了胶状体,就可食用了。榆树的嫩枝树皮也可直接洗净下锅水煮食用。食用的榆树叶、皮时,没有异味,不会引起反胃和其它身体不良反映。即使在欠收年月,人们也会在玉米面中掺合榆树叶来渡过荒年。我想中国如果也有“荒野求生”活动,榆树应该是他们的首选生存的目标之一。

无论从榆树系乔木,其果实如铜钱状,果实成熟时约有摇曳便往下落的性状,还是关键时刻对人类生存的供献,榆树都当之无愧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摇钱树”的真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干胶
后一篇:银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