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抄录四川客家人陈钧作“华公蔚庵传”

(2016-11-03 11:03:26)
标签:

客家文化

陈钧  字旋图号陶万,贽公十六世孙。康熙十五年由广东长乐县油田约高陂塘随母进川投靠父堂(巨振)公,落业于金堂县牟池塔山右(今青白江区龙王镇牟池村)。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官潼川府教谕,雅州府教授。“蔚庵”是华方蓁的字,华方蓁是曾任金堂县教授华方声华之弟,曾任雅州府训导。华方蓁去世后,陈钧作“华公蔚庵传”以念之。

华公蔚庵传    陈钧

人生之遇合何常之有?东西南朔,任其所欲之而莫或阻也,圣哲仁贤,唯其所乐事而必相亲也。心之所至,身斯赴焉,岂有所限制于其间哉?然而龙门高隐未许及门,剡县乘舟旋看返驾。欲合乃离,虽欲一见颜色而不可得,若有数焉不可强也。

钧至粤东入籍金堂,萍综初寄,鸿爪无盟。童试为众所阻,赖华振庵夫子多方推挽,始得入泮食饩登贤书成进士,从游夫子之门。夫子讳方声,临邛人,以恩进士,授金堂县教谕。尝与钧言,称其胞弟方蓁字蔚庵品学卓然,冠世以岁进士任雅州府训导。金堂与雅相距数百里,云山间隔,心虽欣慕,接膝难之。

后数岁,钧以家贫亲老改就教授,适补汉嘉,得与蔚庵先生相见,是向之所欲见,而不可得也,竟以无心合焉。可不谓数乎,同寅共事,相视莫逆。其自立,则昌黎之碧梧翠竹也。其宏博,则伸道之立地书厨也。其文章词赋,则轻缣素练之曲江,初日芙蓉之康乐也。益信吾师之言非私誉。钧虽不获朝夕事吾师,犹幸朝夕见先生,则以事吾师者事先生。知己感恩之报,于是乎在矣。

聚处十有二年,欢洽如一日。时先生年七十有八,精神矍铄,以为欢聚之日尚多也。乃以送院试来邛,忽染疾不起。钧归雅,而先生竟卒于家。

呜呼!明忠孝之大端,方幸同心于安国。听笛音之寥亮,徒追宴好于嵇康,临风相望伤如之何?钧追墓先生之品学,挽之联云:琴书物在人何去,山水音清鹤不留。非徒展吊亦以志,钧与先生情谊之笃,遇合之奇,而荷栽培于吾师者,复得协恭于先生也。

先生子一,名,字文,谨厚有文名。孙二,长常懿,次丰懿,皆崭然见头角。

 

钧过邛,谒振庵夫子墓,并谒先生墓。怆然动遇合离散之感,爰作传以记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