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晨7时,我们没有进早餐,便驾车沿103省道南下前往永红乡。刚出县城新筑道路,“电子狗”不停地警告:你已偏离航向,正为你修定。……原来因修大型水电站,另行改了道。在一个叫“河口”的地方离开103省道,调头南行。这时路面崎岖不平,车行由如碰碰车。沿途可见大山中正在修筑到永红乡的新道和大桥,不时有运矿重车驶出。
http://s14/mw690/0029Sipagy6QRN3KwrP1d&690
将来汽车从大桥右边隧洞出,过大桥,左边又复一个遂洞。
车到烟峰乡白河沟时,见到有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白河沟保护站挂牌,就停下车来打听一下。非常遗憾,当地人热情告诉我们,筇竹生长在大风顶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大山上,从永红乡上大风顶的道路难行,我们这样的车根本上不去,何况去年夏有一段公路蹋了方,要步行上去。再有,当地人挖竹笋无节制,致使山上的筇竹大量减少,要到更边远的地方才能见到生长中的筇竹。你们执意要上去,恐怕是很困难的,也是很危险的。听了这番话,我们为难了。这时旁边卫生站的医生告诉我们,保护站后院种了一笼筇竹,你们可以去看一看。
这笼筇竹矮小,没有我心目中的九节之伟,不过也长得葱茏。拨开竹叶,虽然矮小,但其竹茎仍然不失高风亮节。在此能看到这笼筇竹,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http://s14/mw690/0029Sipagy6QRNHlr7D6d&690
http://s9/mw690/0029Sipagy6QRNMCtw428&690
原计划由此回河口,西行经美姑县到峨边黑竹沟看黑竹,也因路况不明,线路又长,只得放弃。决定沿103省道,经乐山沙湾区回成都。
回程中,顺道参观了烟峰乡烟峰村的彝家新寨。
http://s6/bmiddle/0029Sipagy6QRO217Qpe5&690
http://s6/mw690/0029Sipagy6QRO7edp345&690 烟峰村彝家新寨远景
http://s5/mw690/0029Sipagy6QROngfAw04&690
极具民族风情的民房。
http://s2/mw690/0029Sipagy6QROhQr4J01&690 彝族群众开展民俗活动的广场。广场中央是篝火处。
http://s3/mw690/0029Sipagy6QROyFsTEc2&690
广场一头有仿彝家碉楼。碉楼前有射日英雄雕塑。
http://s12/mw690/0029Sipagy6QROJceJd9b&690
雄鹰雕塑。
http://s3/mw690/0029Sipagy6QRPBzc7E22&690 民族风情极浓的长廊。
在马边县城吃了一碗牛肉面。牛肉是当地正宗的黄牛肉,其配笋也鲜嫩(不是筇竹笋)。问及当地筇竹笋价格,干笋每斤在四、五十元。当地称筇竹为“罗汉竹”。
途经沐川茨竹乡时,我突然想起在网上查到当地有一座“古城堡”,于是叫停下车观看。
“古城堡”现存一个半城门和西门两段城墙。
从网上查到的《万全营记》说: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设万全营于茨竹场(乡)。配官兵108人,驻守备一,分防屏山、老营、龙池、浑水四汛。《屏山县志》:古之万全营,今乐山市沐川县茨竹乡。起于宋,兴于明,虽屡历战火,而今犹存。万全营建立,乃避彝患,立刀兵于市,遂立万全营。
现之万全于清道光庚子年建。古朴典雅,设太安、镇西、汉和三门。并有炮台各二,居高临下,可窥百里。三门设于险要之处,据传虽妖魔者亦避之远走。现思之不过雄奇伟岸,令人望而生畏耳。三门均各司其职,“太安门”专职军机大事,虽平民百姓亦可通行,但若有丧葬之事则万不能过,只得绕道镇西门,盖趋利避凶之意。“汉和门”乃主汉民团结之意而今思之汉和门恐为咸和门之误读。咸者,都也。义同咸丰之咸。和者,平也。咸和者,普天同庆矣。万全营城墙丈余厚,高两丈有余。设行道箭垛等,俱条石垒砌。城中驻有兵丁四百,并乡勇近千。乡勇闲时为民,战时为勇,或称吃粮的。城内设有大小衙门。大衙位于城内。门前一对石狮镇守,平素不理它事,专司军情。今大衙所在已无可考,仅一对石狮尚在。小衙位于城外今学校宿舍,专司琐事,至今尚有照壁等遗迹。
万全营属成都府辖,专有快马传报,为求应变,亦有先斩后奏之权。历任官员,均外地转任。有一任莫官,属回族,此官任内,于九宫十七庙后又建一庙,故有九宫十八庙之称。此庙已转为民居。此官性情怪异,不饮河水。专饮两口井水。一为处是用牛尾锁锁住的石缸,另一处名为金坛儿,井口只能容一只木瓜瓢进出。此两井均离城较远,需脚夫挑水。脚夫挑水时,有兵丁押送,累时可放担歇息,但绝不可换肩。挑至水缸后,只要前担水,盖怕脚夫浊了后担水。此官后裔亦在此繁衍至今约百人。其中除数人仍保留回民习俗外,俱已和汉人无异。
城东建有一座灯塔,现代人称为灯杆包。海拔692米,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红灯高挂,十分显眼。老百姓也张灯结彩,通街的檐灯彻夜不熄,一公里多的街道上不用带任何照明可以随意行走。当时的茨竹也是乐山通往马边的驿站,十分闹热。每遇逢年过节,知府大人都要去上香,三吹三打提衣裳角角的搂玉带的前呼后拥好不热闹。那到什么地方去上香呢既不是峨眉山,也不是大佛寺,而就在本地的寺庙。当时茨竹坪修建了九宫十八庙就在老街上就坐落着几座有名的大寺庙。如:文昌宫、天后宫、禹王宫、关帝庙、荣禄庙、川主庙、南华宫、龙藏寺、万寿宫、三圣宫等等。布局都在两公里之内,一座接一座,比较稠密。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都被人为的破坏了。
至今只有三圣宫还有些旧貌依稀可辩。三圣宫处于现在茨竹乡街道的最南端,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正殿、上坝、中坝、下坝四个部分。由细条石加火砖砌成围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条石墙厚1.2米,高两米。火砖砌于条石围墙上,厚度为0.4米。正殿分为三大间,开间分别为五米,进深为十五米。殿内由四根直径0.6米的大圆木柱支撑。前面是石刻板嵌成的栏杆,上面雕刻了许多人物画像,但在文革期间遭至破坏。正殿的两侧是进尺六米的耳房。正殿与上坝高差一米,砌五步石台阶。上坝与中坝高差0.9米,也是砌五步台阶。上坝面积215平方米,中坝面积270平方米。坝的两侧都建有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厢房。现在还残存有几十平方米的旧房。中坝与下坝相差0.55米砌三步台阶,下坝面积近320平方米,是进大门的建筑面积。人们通常将正殿侧面的小门叫做小山门,而把下坝的庙门称之为大山门。之所以为大,就大在它高2.8米,宽2.12米。门正中的横梁上竖嵌着“三圣宫”庙名的浮雕石匾,让人一进庙门,就好象有一种道家清净地的感觉。其它寺庙占地也不菲,如天后宫、关帝庙,你一走进山门进入内坝,反身回望,便是一座很大的戏台,这些戏台就在解放后,也曾经给茨竹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
http://s13/mw690/0029Sipagy6QRQ6MqbWec&690
西城门内侧。
http://s13/mw690/0029Sipagy6QRQcfOfq8c&690
西城门外侧。
http://s13/mw690/0029Sipagy6QRQlZRxO2c&690
城墙厚度在3米左右。
http://s2/mw690/0029Sipagy6QRQrl7R7c1&690
西门外右侧成墙。
http://s12/mw690/0029Sipagy6QRQAzHQL5b&690
西城门内右侧城墙,高约3米。远处为上城墙梯步。
http://s7/mw690/0029Sipagy6QRQHErKSf6&690
残存的北城门。
http://s9/mw690/0029Sipagy6QRQMS7zOd8&690
北城门外的“万营庙”(应为:万全营庙)。
茨竹乡“古城堡”名称太普遍,没有什么特色,而应取名“万全营城”。
离开茨竹乡,汽车七弯八拐下山就进入沙湾区境内,沿大渡河东行,不久来到沙湾区政府驻地沙湾镇内的郭沫若旧居前。
http://s13/mw690/0029Sipagy6QRRNp7Jifc&690
http://s6/mw690/0029Sipagy6QRRSFf5X65&690
http://s10/mw690/0029Sipagy6QRSaJVlnc9&690
郭沫若旧居收藏了一组雕刻精美的磉礅。
http://s11/mw690/0029Sipagy6QRSor6CSaa&690
http://s3/mw690/0029Sipagy6QRSj4zWW62&690
3点钟从沙湾返蓉,结束了三天沿马边河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