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 兴 记 忆
(2014-05-13 07:38:18)
标签:
转载 |
各位父老乡亲:
自从成南高速公路通车后广兴就成了交通死角,昔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不复存在,过境客人晌午吃饭晚上住店,做生意的老板忙得团团转的情景也成了历史,人们情不自禁发出感概:广兴不广。
但是,广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值得我们回味悠长。
南宋晚期,宋金议和时划定了巴蜀北部边界,现在的广元、巴中、达州一带成了边防城市,为了保卫成都,现在的淮口云顶山驻扎了宋朝军队叫怀安军,并设置了炮台,怀安军在我们广兴这个踏踏也布置了兵力,担当起怀安军东南部防务,建制就叫三节镇,这是广兴能够查到的最早地名了。
各位,三节镇的镇不同于现在广兴镇竹篙镇这些乡镇的镇,那时的镇是镇守边关,镇压的意思,是古代专指驻兵的地方。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要到广兴驻兵呢?
大家知道,不知道的去查地图。从遂宁到成都有三条线路,南线经乐至简阳230公里,北线经三台中江赵镇250公里,而中线经大英、广兴、五凤、洛带到成都是最近道路,只有165公里,打仗是兵贵神速,作为古代陆战部队,从广兴经过要节省70公里路程,这战略位置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利用宗教稳定驻军情绪,同时有一个休闲地方,南宋乾道中期,政府在三节镇修建了一座庙宇叫广严寺。直到宋元战争爆发,蒙古铁骑先踏平了三节镇,怀安军驻守的云顶石城才相继失守。
到了明代,三节镇改称长乐乡十甲。
到了清康熙中期,重修了广严寺庙宇,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入,人口增多,加之广兴地处交通要道,也是湖北入川的一条移民通道,人气旺了,经济开始繁荣,逐渐修成了街道,各地移民修建了各自祠堂、会馆。
这时的地名改为崇德乡广兴场。广兴是啥子意思呢?顾名思义,广者,大也,兴者,旺也。就算当时的广兴场铺面不说,仅大大小小祠堂、会馆、寺庙就有十来座,这在方圆百八十里是少见的!可以想象广兴真是广大而又兴旺啊。
现在仅存的太乙宫虽不是很完整,都列入了金堂县文物保护单位,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那十来座古建筑都保存下来的话,哪个虾子还有兴趣跑去看啥子洛带古镇喔!而是洛带的人来看广兴古城!
直到民国时期广兴场才改称广兴乡。
话又说回来,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么热闹非凡的广兴有没有留下一些逸闻趣事?
答:当然有!
其中就有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之一,乾隆时期任过翰林编修、广东学政,清朝著名的戏曲家,四川罗江人李调元,仅我所知他到过广兴三次,就有他的三个故事(当然,这是听说,因为我也没有见过李调元)。
这天从遂宁观音故里广德寺游玩后回成都,途中投宿广兴,这是他第二次到广兴场,再次游览太乙宫时又见到了对面那个炸麻花的摊摊,
麻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