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刍议宋怀安军下属十个军镇及所治两个县(初稿)

(2013-09-02 10:30:53)
标签:

宋怀安军十镇杂谈

文化

    四川成都金堂县有一座宋末抗元云顶石城。云顶石城由当时怀安军下辖已知十个军镇及治金堂县、金水县两县。时金堂县治域为今天金堂县淮口镇以北、青白江区大部。金水县治域为今天淮口镇(含淮口镇)以南、青白江区东南角、龙泉驿区西北部。

 

一、怀安军下属十镇已知情况:

    南宋怀安军下属已知名的共有十个军镇,其中有八个军镇现已基本查明其驻地和防区范围。

    1、白艻镇驻地在今天金龙镇净因村。该镇防区大致南与三节镇、北与长乐镇、西与唐化镇防区相连,东临中江县。

    2、三节镇驻地在今天广兴镇广严寺社区。该镇防区大致含今天竹篙、又新、土桥、新桥等镇。扼守通往中江冯店、苍山(竹苍滤)及通往乐至良安(金乐路)的两条官道上。东、南、西分别临中江、乐至、简阳三县。

    3、唐化镇

    4、柏茂镇驻地在今天龙泉驿区落带镇金龙社区(原长安乡乡政府驻地),此处有金龙山,旧称柏茂山。该镇西与三州镇、东与唐化镇、北与怀安军城相通、南临简阳县。防守怀安军的西南部,守护经五凤、万兴过来官道的西端。

    5、三州镇驻地在今天青白江区清泉镇与祥福镇交界处一小山包,现小地名仍称“古佛洞”。东侧有一条小溪流,当是古“三州水”。该镇防区西北与牟池镇、南与柏茂镇紧临。东边翻群山,由小云顶与云顶石城相望。

    以上五镇,时在金水县防务圈内。

    6.牟池镇驻地在今天青白江区龙王镇牟池塔山。该镇防区东南与三州镇、北与古城镇可相互呼应。前有西江河可作天然屏障。

    7、古城镇驻地在今天青白江区城厢镇。该镇防区南临牟池镇、东北靠真多镇。

    8、真多镇

    9、长乐镇驻地在今天福兴镇长乐村,该镇防区大致南与白艻镇相连,西以沱江为界与真多镇相望。扼守中江县过长乐镇直达沱江边的“三盘坎官路”(东大道)。

   10、金堂镇驻地在今天县城南韩滩,沱江西岸,毗河南岸。该镇主要扼守云顶石城北端、金堂峡峡口及赵镇渡口。清嘉庆《金堂县志》中,虽提到的故镇中有“金堂镇”一说,但又说“《方舆胜览》云:‘怀安军县二而镇九……云镇九者,不数金堂县治也。’”可见“金堂镇”虽有兵,有职责,但军阶明显低于其它九镇。“金堂镇”也称为“镇”,是宣传上的需要。

    以上五镇,时在金堂县防务圈内。

    惟有“真多镇”和“唐化镇”两个军镇驻地尚未知晓。

 

二、“真多镇”和“唐化镇”两个军镇驻地、防区分析:

    将南宋怀安军已知下属七个(金堂镇除外)军镇的驻地,一一在地图上标出,我们发现这七个军镇皆以怀安军城为圆心分布,惟有军城南北沿沱江“开”了两个大缺口。由此断定,现无知的两个军镇驻地应在沱江沿岸。现根据有关资料和实地考查,认为“真多镇”驻地应在今天金堂县清江镇的火盆山。“唐化镇”防区大致当在今天白果镇、五凤镇范围。

    真多镇的驻地:

    2013年7月14日“华西都市报”载:孙成君《金堂真多山 飘过好多传说》一文。文中说:“金堂有座名山……她的名字叫做真多山。她位于清江镇双堰村十五组,现在俗称猫儿头的那个山头。”“这座山,因为李真多在此修道成仙,被叫成了‘真多山’。”

    清江镇双堰村的“猫儿头”(旧称老虎头)是不是南宋“真多镇”的驻地呢?孙先生在文中没有说。据清嘉庆《金堂县志》说:老虎头在县城“东门外八里。”如果真多镇驻地设于此,与古城镇相距如此之近,距青白江和沱江相对又较远。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猫儿头”这个地方是南宋真多镇驻地的可能性极小。

1984年版《金堂县志》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创立的道教二十四治(化)之一的真多治“在赵镇今县城北10公里处的火盆山”。 “火盆山”又称“铜盘山”,在今天清江镇政府驻地东边,居青白江和沱江间,为两江锁钥要冲。金堂县通向广汉、德阳的“川北大道”就从火盆山下通过。火盆山“峰三面”,“平地掘起,屈曲如盘故名。”火盆山极符合南宋余玠建造抗元山城山寨的条件。何况这里还是金堂县志书中惟一提到“真多”两个字的地方。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及山势,可填充怀安军军镇布局北边的军事空缺上看,还是历史有“真多治”记载上看,今清江镇的火盆山是南宋真多镇驻地的可能性最大。

    真多镇防区大致范围:

    宋绍兴二年(1132)的《金堂县三学山广济禅院四至碑》说:“西以三盘坎官路直往真多镇路第一河”、“靠下以岩庙下水河至顺流真多镇渡口为界。”可见真多镇并不在三学山风洞子一带,而这一带属“长乐镇”的防区。长乐镇的防区大至范围,应以“三盘坎官路”(即后称东大道)为轴心,衍及两侧山地。“西以三盘坎官路直往真多镇路第一河”中的“第一河”即指沱江。可见长乐镇防区西边,以沱江与真多镇为界。

    《蜀中广记》说:金堂县“旧县在峡口,距东南四十里。镇在北一里,下为古城河水,由灌子滩入斜潭也。” 金堂县“旧县”即宋嘉佑二年前县城,即今韩滩一带,时为金堂镇。韩滩东面,即沱江东岸是长乐镇防区的西界。“峡口”即金堂峡北端。“镇在北一里”中的“北”应是旧县北。“镇”当指位于金堂镇以北的真多镇。旧县城北面的毗河北岸为真多镇防区的最南端。

    真多镇防区西面与古城镇相连。北接广汉。

    对唐化镇的分析

    清嘉庆《金堂县志》说:“唐化镇今无考。按王象之蜀地《碑目》记云:‘汉张子阳墓在唐化镇沿江五里许’(有文记为“松江五里”,待查),则亦当在河岸地。”“沿江”应指怀安军城南边沱江流经金水县境内一段。流经该段沱江,在白果镇到简阳灵仙乡河道曲折迂回,尤以白果镇双龙门至简阳灵仙乡段,河道平面呈“m”状。

    很显然,唐化镇应处在弥补怀安军城南边的军事布阵空档的位置之上。怀安军城南边,沿沱江两岸,在今天金堂县白果镇和五凤镇及周边部份乡镇范围内,东与三节镇、白艻镇,西与柏茂镇相互协防,重点扼守沱江水道。

    在五凤镇曾捡拾到一枚武宁军印,因而推断,五凤镇很可能是唐化镇驻地。五凤镇面临沱江,背面有翻龙泉山,通向柏茂镇和三州镇的两条大道。进可封锁沱江江面,利用曲折江面,缓阻元兵水上进攻速度。退可据龙泉山保存实力。

 

三、南宋时怀安军治金堂县、金水县县城

    金堂县县城

    嘉佑二年(1057)之前,金堂县县城在沱江边金堂峡峡口西岸边,金堂山下的韩滩。韩滩为沱江与毗河交汇处西南面的一块滩地。嘉佑二年(1057)该处县城被洪水冲毁,县治迁往白牟县治所城厢镇(今属成都市青白江区),后来城厢镇又为古城镇军镇驻地。当元兵进攻川时,按照当时战时要求,各级军政领导机关都要迁至战时山城、山寨,规避战乱。城厢处于平坝,虽周边水网密布,又有古城镇镇兵守护,但终归对攻防不利。古城镇只能起到守护输送给养通道、捕捉奸细和缓冲前敌的功能。因此金堂县县衙能继续在城厢呆下去的可能性太小了。由于史料的缺失,金堂县县衙是否再迁徙?迁徙何处?都无法搞清楚。不过金堂县县城发生再迁徙可能性极大,并且十有八九会迁回韩滩。因为韩滩是故县,有一定的城镇基础。这里有金堂山下金堂镇守护,与云顶石城一脉相联,又居怀安军防务区中心,安全性大大优于城厢。

    金水县县城

    金水县县城在今天淮口镇州城村。这里有曾出土数量巨大的“开元通宝”铜钱一处。专家断定,这里应是唐代县衙的“金库”。可见金水县县城历来就坐落于此。这里也出土了一枚武宁军军印,武宁军系南宋成都驻军番号。此印章的出现,说明:一是成都驻军曾派兵增援了怀安军。二是金水县县城同时也是怀安、武宁援军总指挥机关临战前的驻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