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铸成怒怼吴国桢如何收场?

(2022-08-15 17:30:20)

徐铸成怒怼吴国桢如何收场?

在《上海老年报》8.6第七版上有整版文章《徐铸成怒怼吴国桢》,读起来真是太有意思了!

徐铸成是谁?解放前文汇报的总主编,著名报人。吴国桢是谁?解放前上海市市长。为啥事要怒怼?为了1947.2.9发生在上海劝工大楼“爱用国货抵制美货”演讲会上突然闯入数百个打手,对百货业职工大打出手的事。结果重伤十四人,轻伤数十人,一人死亡。等到警察姗姗到来,居然逮捕了百货业职工十九人,而放走了凶手。当然民众无法找出特务凶手,于是矛头便对着市长吴国桢而来。让吴感到亚历山大了。

怎么办?老办法。首先要控制舆论,特别是像《文汇报》那样的大报,其影响力极大。而吴自以为曾经和徐交往多年,希望能够凭着“面子”,让徐采用“ZY社”的统稿,不要自己发表文章。不料被徐严词拒绝!徐安排记者做了大量工作,深入现场,调查取证,拿出事实,坚持忠实报道是本报一贯原则的立场,吴竟然理屈词穷!那么“ZY社”的报道怎么说?说是“职工互殴”,完全颠倒黑白!

劝工大楼惨案发生后,市党部主任委员方治通过ZY社发表谈话,极其露骨地表示,希望法院彻查爱用国货抵制美货的集会何人主持?邀请郭沫若等人演讲的究系何人?方治的谈话和惨案发生当天吴的谈话一个腔调。于是,《文汇报》在二月十五日的本市版,针锋相对地刊出了二九惨案后援会《驳复吴国桢方治的谈话》。

看到《文汇报》指名道姓刊登驳复他的文章,一时恼羞成怒。要徐来见他,当面申饬,徐应约去市政府,由吴接见。吴国桢问驳复有何根据?徐回答他说:《文汇报》是向社会负责的报纸,发稿一向有根据的。据我所知二九惨案后援会是由人民团体所组织,负责有人,联络有地址,来稿后面亦有公章为凭。随即,吴国桢将准备好的一份稿件交给徐,说:这是对所谓二九惨案后援会驳复的答复,请贵报务必明天在驳复的原版面、原地位刊载。

第二天,《文汇报》发表吴的七点意见,并特地在文前加上按语。编了个驳复驳复颇为醒目的标题。这下,彻底将吴陷入尴尬境地。

可最让人预料不到的事情居然发生了!

当天KMTCC办的《东南日报》,居然全文刊登了《上海工人协会为爱用国货惨案宣言——揭发特务暴行真相》,揭露这次惨案就是由特务头子、市党部主任方治(重庆校场口惨案的组织者)和陆京士联合制造的杰作’”,并对其计划、组织、行动的真相作了具体的揭发,指名道姓揭发了市总工会头目水祥云等事先组织护工队的过程,以及集中在宁波同乡会时的动员讲话情况,还揭发护工队和中统特务使用什么凶器和怎样行凶,怎样指定10余人向市政府请愿,怎样组织三个伪装成被打伤的护工队向法院诬告等。

《真相》的公开发表,把KMT当局的阴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下,堂堂市长心情烦躁透了,不仅使他的《七点意见》彻底破产,而且暴露他与劝工大楼惨案脱不了干系,这只张牙舞爪的老虎,瞬间变成了偎灶猫

这样的结局谁又能想到呢?

今天来看这样的事情也真是有趣得很!堂堂吴市长也真是有点书呆子气呢。而KMT内部斗争也很奇葩,居然搞出那样的“幺蛾子”。细细想来,值得推敲。

附说明:19279月,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在上海成立了ZY俱乐部,英文“Central Club”,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派系,于是形成了所谓的CC系。这就是Z的由来。

Z统和J统一样也是成立于19388月,全称为:KMT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而Z统的前身是1928年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KMT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处长。

陈立夫、朱家骅先后任局长,徐恩曾、叶秀峰先后任副局长。Z统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内政领域,重心是监控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经历和听说
后一篇:医学信息三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