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药
(2022-04-25 16:44:10)配药
封闭在家将近一个月,每天要吃的药差不多见底,必须去医院配药了。到居委要求开出门单,里面的人态度很好,没有废话,马上就开。拿着单子,犹如“金牌”,出了小区,骑上单车,便直奔医院而去。
但一转念,且慢,不如乘机到附近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商店开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里周围到处都是“硬隔离”!据说浦东刚刚开始搞,而我们这里其实早就搞好了。所谓硬隔离,就是在家门口用铁丝网和钢板把人全部封在里面。好像消防法根本不存在似的。因为万一发生火灾,外面的人无法进入施救,里面的人也逃不出来,不知是什么人居然想出这样的“高招”?不过,疫情期间发生的奇葩事太多,这不过是区区“小事”,罢了,不足为奇。即使提出来,上面既不听,也不改,这样的态度如今倒是“常态”了。如果还要多说,客气一点是回你一句:我们都是为了大家好!不客气呢?大家都懂的。
要说所有的商店,包括官方网络上大张旗鼓发布的已经开门的超市,都彻底关门,其实也有一点点猫腻缝隙。我分明看见有人在偷偷摸摸做生意。某超市门口,卷帘门是拉下来的,但是有几个快递在那里,不时有东西从下面递出来。如此跑一趟收获不小,任何东西价格翻倍还算是“良心价”。参加团购上海人都很清楚,赚黑心钱是普遍现象,现在完全没有改变,不然大家就没饭吃。但官方却声明已经出手,彻底消灭哄抬物价。这个上海的老百姓自然不信,但是外面的人很高兴,觉得总算可以为上海人庆幸了。
刷码进医院,里面冷冷清清。来的人基本都是配药,看病不行,因为各种设备基本都关闭了。谁在这个时候生病,特别是重病,就只好听天由命了,这样的例子太多。多少人悄悄丢了命,结果家人拿到一张通知,被告知追悼会一律取消,连见亲人的最后一面也免了,何必麻烦?有没有人性?那不重要,毕竟抗疫第一,那是政治任务,其它都必须让步。多么理直气壮啊!
本来要配两种药,结果医院里只有一种。换药我觉得不妥,身体已经习惯,不能随便改变。也许等几天到别的医院去看看吧。何时才能解封?这个问题不要说老百姓不知道,上面的人也是在云雾之中的。真正的专家已经用不着了,他们只好闭嘴,即使说也是白说,甚至很可能被人说成是什么内艰之类,让好名声毁于一旦呢。
出门一圈走下来,见到的人极少。马路上只有清洁工,几乎没有汽车。曾经多么热闹的马路,竟然如此冷清,让人心寒!
还是回家吧,回家可以看书。这几天在看莫大师的《与大师约会》,短篇小说集,精彩极了!第一篇《初恋》描写了一个又穷又丑又天真的小学生,不知天高地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心一意爱上女同学,一个高傲美丽的“公主”。闹出来的笑话让人笑疼了肚子。
但继续看下去,情况不同了。《粮食》说的是有三个孩子和一个瞎眼婆婆的母亲,在大饥荒中的经历,真正惨绝人寰!
《地道》描写了一对夫妻,生下三个丫头后,硬要传宗接代的香烟,便有如老鼠一般躲在自己挖的地道里面。计生人员在上面用拖拉机拖倒房子,这对于贫困的他们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老婆终于生下儿子。
《飞鸟》让我更加痛心。说的是几个文格时的小学生,革命小将,无知无畏,残酷批斗折磨老师,手段非常狠毒,毫无怜悯之心。这几篇看得我心惊肉跳,但我很清楚,其实这些绝非虚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如今的年轻一代却没有经历过,而且他们由于信息封锁,完全不了解这些真相,甚至当你告诉他们,他们也不肯相信的!本来历史的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必须记取,可我们有意掩盖了。
接下来读到《灵药》,更加令人震惊了。一天武工队队长通知村民来看枪毙坏人,凡不到者以通敌论处(抗战时期在敌后的我D武装工作队)。要毙的一共四人:某地主和他老婆,还有村长和他老婆。其实地主没干过什么坏事,队长就住在他们家,地主老婆天天好吃好喝招待他,连他们18岁的闺女也贡献出来陪睡。可队长铁面无情,绝不放过他们。村长更冤,因为当时没有人愿意当村长,大家决定抓阄,结果他中奖。他没干过什么坏事,老婆是个哑巴,更不必说了。当时乡亲们跪成一大片,为他们求情,要求队长高抬贵手。可队长说这是上级命令,必须执行。于是砰砰砰几声后,几个人脑浆迸裂,栽倒在石桥下面。桥洞里躲着几条饥饿的野狗,立刻扑上来想吃肉。此时,有个农民驱赶开了野狗,拿出刀子,将地主和村长开膛破肚,挖出胆囊,回家给母亲治眼疾,好表现自己的孝心。当同去的孩子无意中告诉奶奶这是人的胆囊时,老人惊吓过度,当场死亡。这立刻让我想到鲁迅先生写的《药》,同样深刻。不过,武工队在我们这一辈人的脑子里,是专门杀鬼子,杀汗见的正面形象,这里却是极大的颠覆。
忽然想到,这样的文章居然也可以发表?仔细一看,原来这个集子收集的都是莫言1990--2005年间的作品,2012年10月第一版。哦,那个时候的情况还很宽松,没有什么限制的,凡是写博客的人都很清楚,发表文章基本没有删除的。但是从2015年开始,“紧箍咒”逐步念起来,越来越厉害。不少博客纷纷关门了。不关门的则不断增加MG词的数量,让人摸不着头脑。情况在不断恶化,最近小浪的博客也岌岌可危了。如今出文学大师还有可能吗?老莫幸亏早了几年,还得了喏奖,后来虽然免不了被人骂,他自有一套:干脆闭上眼睛,不予理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