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秦论》导学案(教师版)

(2012-02-28 12:18:20)
标签:

杂谈

 

主备人:于士兵    协备人:李辉、吴涛    审核人:郑作平  时间:2011-3-26   

学习目标

1、掌握部分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贾谊的政治思想观点:反对暴政、提倡仁义。

3、学习贾谊严密的论证艺术。

【学习重点】理解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义的思想。

【学习难点】学习贾谊严密的论证艺术。

【学习方法】朗读、合作、探讨、总结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要点】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步骤】

、了解贾谊(参考《非常学案》“新知导学”部分)

【作者介绍】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辞赋家、政论家,年轻时就很有才名,二十多岁就被汉武帝召为博士,不久就升任大中大夫。他在政治上主张削弱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对外主张全力抗击匈奴,对内主张发展农业以增强国力。由于他直言敢谏,在朝廷上极力主张革除政治弊端,因而触犯了当时权贵们的利益,于是遭到众多权贵的攻击和排挤,终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又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年轻,喜欢纵马奔驰,不慎坠马身亡。贾谊自惭失职,郁郁而死。贾谊的政论文如《论积贮疏》、《治安策》、《过秦论》等,分析形势,切中时弊,有深刻的独到见解,被鲁迅评为“西汉鸿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他的辞赋也很有名,以《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

【解    题】

汉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贾谊因此写了这篇政论文来为他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过”:动词,指出过失,过秦,指出秦的过失;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总结评论了秦始皇、二世、三世子婴三代治秦的过失,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教材选的是第一部分。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或许有出入的地方。

二、感知课文,掌握部分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一)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二)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三)整理各种文言现象(完成《非常学案》“基础落实”部分)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5、文言句式

三、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第二学时

 

【学习要点】1.理解贾谊反对暴政、提倡仁义的思想;2.学习贾谊严密的逻辑论证艺术。

【学习步骤】

文本研析:

1、自由朗读,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结合主旨句谈谈作者创作本文的目的。

明确: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劝诫汉朝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富强。

2、作者说“攻守之势异也”,那么秦攻和秦守时形势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秦如何通过攻而一步步强大,如何通过守而一步步败落的发展过程,做详细归纳分析。

明确

(1)崛起:地利、人和、内政、外交

(2)发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宰割、分裂                        

诸侯:统帅之坚、阵容之整齐、文臣武将之多、军队数量之众———请服、入朝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3)极盛:  

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4)灭亡:  

陈涉:出身、才能、兵力、武器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析因:  

对比对象

地位

装备

军队素质

能力

陈涉

平民

锄耰棘矜

谪戍之众

深谋远虑

九国

君王

钩戟长铩

九国之师

向时之士

 

时期

基本情况

前期秦

致万乘之势、百又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后期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6)观点:成败异变 功业相反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本文在哪些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试做归纳整理。(参考答案见《非常学案》第79页探究二第一题)

4、本文意在指出秦之过失,但一上来却用大段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你认为作者有何用意?这样布局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第92页《非常学案》探究二第三题)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2、完成《非常学案》实践导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