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2015-08-26 21:37: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收获 |
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的思维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的抽象性对于许多学生而言都极为难懂,那要怎样才能把数学的抽象变得具体一点,降低小朋友们学习的难度呢?这就离不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了。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赋诗:“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流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那我们又该如何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呢?
比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伞表演》中,在跳伞表演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比较2种不同颜色降落伞的数量的多少。这是学生初次接触XX比XX多几个的问题,借助画图可以让学生形象的看清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且从图中可形象直观地明白同样多的部分、多的部分等,由此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同样多、多的部分、少的部分、大的数、小的数等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初步表象,从而理解掌握比多比少要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的方法。而有的学生在刚学习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没有充分理解掌握比多比少的基本数量关系,从而造成机械地记忆“多”用加法,“少”用减法,这些学生在求解多的数或者少的数时就会分不清该如何解答了。相反,如果让学生在解题中学会借助画图用符号来表示数量,直观理解该如何解题,胜过于教师的千言万语。
又如排队问题: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5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6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许多学生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答案是11个小朋友。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着一年级的小朋友,你要精心准备语言来说服他们,还不如直接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引导他们画图来表示,怎样画图呢,怎样才能区分出小明呢?学生们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1)○○○○△○○○○○;
(2)○○○○●○○○○○;
(3)○○○○┃○○○○○
将数用图来表示,一目了然,学生还会对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存有疑问吗?答案自然是否定。
分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