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八)

(2014-08-21 07:16:07)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习收获

表一: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

阅读教师:丁美玲 

书(文章)名

《思维的灵动源于“数形结合”的合谐共振》

作者

焦波

出处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CN31-1071/G4

出版(发表)时间

20145期P1821

阅读时间

2014515

 

 

 

 

 

 

 

文章借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82页-第83页“点阵中的规律”一课所写的教学实录与反思。一、新课序曲。一番师生对话和图片欣赏,引出话题‘数形结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陶冶了情操,营造了没以有心理压力的生命“场”,使学生对了学习产生了期待,渗透了数学结合的思想。二、复习导入,感受点阵。让学生复习旧知,打开了思路、激活了思维。尤其是由数到形的自然转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学习“数形结合”打开了思路。这样的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性不言而喻。三、多方观察,探求规律。教学时,始终以“数学形结合”为主线,用观察、尝试与猜测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正方形点阵规律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先在算式中表示中顿悟,后在简单的语言表达中提升,顺利地实现了由形到数的第一次转换。

学习认识体会

 

 

    之前的理论学习已经懂得了: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学是研究实现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和形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里的数是指数、代数式、方程、函数、数量关系式等,这里的形是指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本文章很直观地为我们点出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如何做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形到数的转换。彰显了数学本身的魅力,使“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味”更浓。学习完文章,使我对于“数学形结合”思想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体会。

 

说明:本表用于填写研究期间陆续收集到的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论文、随笔、采访、报道等。其中出处指:出版社、报社、杂志、网站等名称。一本书(一篇文章)填写一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